第77章 牛勢領導要做的第77件事管好一些特別的人(2 / 3)

對於這種下屬的處理也是兩難的,處處遷就吧?領導者威望掃地,還怎麼去管理其他下屬。堅決處理吧?他們在團隊中很有號召力,牽一發而動全身,事情鬧大了就更棘手了。即使處理,稍有不當又會落得個卸磨殺驢的惡名,也寒了眾人的心,從此無人為團隊賣命。

怎麼管理這些老革命呢?首先是要尊重他們。

趙武靈王有個叔叔公子成,是一個很有影響的老臣。趙武靈推"胡服騎射"改革時,就親自登門拜訪他這老叔,跟他反複地講穿胡服、學騎射的好處,公子成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就帶頭穿起胡服。大臣們一見公子成也穿起胡服來了,沒有話說,隻好跟著穿了。

管理老革命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讓他們"功成身退"。

劉秀東漢王朝的建立,得力於一大批為他賣命打天下的功臣宿將。他知道開國勳臣的權力過大,將會對皇權造成威脅。但他沒有采取漢高祖"狡兔死,走狗烹"的強硬手段,而是采取了保全功臣的柔道。他大封功臣365人,賞給他們可觀的封地,眾多的民戶,大量的錢帛,並彰揚他們的功勳。然後,勸他們一律回到自己的封地去過榮華寶貴的生活,不再參與朝政。劉秀還不時派官員去慰問,把異域的奇珍異寶分送給他們。這樣,東漢初期統治集團內部沒有發生內亂,保持了政局的相對穩定。劉秀既鞏固了皇權,還落得個不殺功臣的美名。

管好身邊的人領導者身邊的人,既指領導者作為自然人而接觸的一些親密的人,如老婆孩子、父母兄弟以及親戚朋友,也指因為工作關係而產生的那些經常在一起而且關係很近的人,比如秘書、司機、保鏢等。

這些人雖然無職無權,但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這些人心理上就有一種優越感,感覺自己就是領導。他們如果狗仗人勢、狐假虎威,打起領導的牌子到處興風作浪的話,不僅能謀取私利,還會讓下屬對領導者誤解,甚至可能將領導本人拉下水。

南北朝時的梁武帝既是開國皇帝,又是亡國之君,他的政權短命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是,他竟然以縱容身邊人搞腐敗,以為那是維護領導班子團結的主要方式,結果導致國破家亡。

梁武帝即位後,片麵地汲取了劉宋、蕭齊兩朝"骨肉相殘"的教訓,企圖用無原則的遷就去實現所謂的"骨肉相愛",容納甚至鼓勵皇族成員貪贓枉法。他的六弟臨川王蕭宏搜刮民財貪得無厭,有近百間倉庫,其中30餘間用於藏錢,每間1000萬;剩餘的倉庫裏裝滿了布、絹、絲、漆、蠟等貴重物品。梁武帝知道後不但不予以批評,反而稱讚他會過日子。致使當時的奢侈之風愈演愈烈。

盡管梁武帝在位48年期間,一直這樣姑息遷就身邊的人,結果卻事與願違,國難之時,他的養子蕭正德竟然秘密派船協助叛軍渡過長江,指點他們包圍了梁武帝的住處。當梁武帝望眼欲穿等待各路諸侯救駕時,被他縱容慣了的親信們卻按兵不動,隻顧自己吃喝玩樂,靜等梁武帝死後取而代之。

為了防止梁武帝的悲劇重演,領導者務必要管理好身邊的人。就是自己要過得硬,是非分明,廉潔奉公。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己一身正氣才能管理好家屬與身邊的人,才能當好領導。此外,就是嚴禁身邊人打著自己的旗號招搖撞騙,同時告訴自己領導下的所有下屬,身邊人來辦什麼事情一律不接待,這樣他們自然就沒有生存的空間。要做到這些,關鍵在於衝破情麵的障礙,不怕落下一個"六親不認"的罪名。

巧妙對付有來頭的人有來頭的人就是有背景的人,他可能是某某長的親戚,也可能是某某老的家人,更可能是能決定領導命運的直接上司的什麼人。對於這些人的管理,領導者往往投鼠忌器,想管不敢管,想管也管不了。

如何才能管理好他們呢?首先還是要態度坦誠地與他們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二是有些工作可以幫他們抗一下,小的過失可以原諒他們,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會感激你的;三是爭取上麵人的支持,這既包括有來頭者身後那靠山,也包括自己的上司,有了他們的支持,難題就迎刃而解了;四是處理這些人一定要有理有據,師出有名就會讓說情者免開尊口。

清朝末年,太監安得海奉慈禧太後之命外出京城結納外臣。哪知這安得海驕橫慣了,出京之後四處聚斂錢財。當他到達德州,就向德州知府丁寶楨索要賄賂,但見其並未攜帶聖旨,於是就果斷地將安德海一行人捉了起來,並立即斬首。原來清宮曆來有一條祖訓,宮內太監不許擅自離開京城裏,違者格殺勿論,並且可以由地方官將其就地正法。丁寶楨也正是抓住了這一條,殺了安德海以絕後患。一旦將安德海放虎歸山,那麼日後他必定會在慈禧太後身邊百般地陷害和誣蔑丁寶楨,丁寶楨的下場可想而知會有多麼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