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把飛行魔導器結合了現代戰機的理論,最終形成了一套相當有效的戰略。
最主要的表現為他把飛行魔導器分代,就像戰鬥機那樣!
可不要小看這一舉動,這等於是掌握了未來空戰幾十年的發展方向。
地球上:
第一代戰機於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問世,代表機型有美國的F-86和蘇聯的米格-15等,這一代戰鬥機以大口徑航空機槍(炮)為武器,可在跨聲速區進行近距空戰格鬥,實用升限約為15000m,采用中等後掠角機翼,推重比4~5。後期帶加力燃燒室的渦噴發動機配備光學瞄準具,且部分飛機裝有作用距離僅幾千米的截擊雷達……
玄天大陸:
第一代飛行魔導器是幾百年前的產物,代表機型就是阿內爾公國的光輪係列,這一代飛行魔導器沒有可裝載的武器,全靠飛行員手中的附魔連弩殺傷敵人,飛行距離也不是很遠,一萬多米就到頭了。
最重要的一點,這類飛行魔導器一直沿用到了現在,幾百年來也僅僅是樣式好看了些,至於功能方麵則根本沒有任何變化!
陳陽多有眼光啊,他根據第二代戰鬥機的特點大力研究第二代飛行魔導器,就現在來看還是相當有效果的。
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出現於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代表機型包括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英國“閃電”式;法國的“幻影”Ⅲ和“幻影”F1;瑞典的薩伯-37;前蘇聯的米格-21、米格-23和蘇-19;中國在米格-21基礎上研製的殲-7、在米格-19基礎上研製的殲-6。
為保證性能要求,在氣動設計上這一代已過渡到頭部尖銳、兩側進氣,為改善低速性能有的采用了可變後掠翼。在翼型上,開始采用較薄的超音速翼型。這種翼型前緣尖銳、上下對稱,常見的有菱形翼型、六麵形翼型、雙凸翼型。
第二代戰鬥機的空戰武器主要是第二代空對空導彈,並裝有第二代雷達,有的還裝備了有攔射能力的火力控製係統。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速度快、升限高、火力強,因而作戰能力大大提高,它的出現使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逐步退出曆史舞台
受於材料的限製,讓飛行魔導器達到到超音速的極限是不太可能的,為此,陳陽隻能在速度上想辦法,好在他的思想超前,並且有強大的工業基礎,所以這個問題勉強算是解決了!
第二代飛行魔導器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雷達和空對空導彈。
從理論上講,這兩樣東西在玄天大陸上是不可能被找到的,但是未必沒有其他的東西代替。
弓箭手有一個相當強大的偵查技能,叫做感知之眼,這個技能隻要一啟動,方圓一公裏之內的風吹草動將無所遁形,這個技能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替雷達,於是陳陽就準備了大批量的此類技能果實,但凡是飛行員就都得吃一個!
空對空導彈沒有,但大火球術行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