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到中國式領導,大家腦海裏會閃出一個印象:一種老朽的領導方式。過去20多年,大家都這麼認為,不過,在最近兩年裏,倡導中國式領導,中國式經營管理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對於何謂領導,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的觀點最具代表性。他認為,領導就是通過一些不易察覺的方法,鼓動一群人朝某個目標努力的過程,或者實施上述鼓動過程的那個人。
至於何謂“中國式領導”,國內還沒有權威的界定。我們認為,中國式領導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中國式領導是指通過中國傳統的文化、思維和行為方式去感召所屬群體及關聯人群實現某個目標的過程,或者實施這個感召過程的人。廣義的中國式領導,則是創新型中國式領導,指通過中國傳統和現代、中西方結合的優秀文化、先進思維和全球通行行為規則去感召所屬群體及關聯人群實現某個目標的過程,或者實施這個感召過程的人。它是中國企業適應國際化發展需要的產物,其核心是“中國理念、西方標準”,是一種適應中國企業在國內運作和國際化發展需要的領導管理模式。
中國式領導和經營管理是近年企業界和學術界的一個熱門關鍵詞,由其引發的爭論此起彼伏,但麵對有一套完整管理工具及成熟製度的現代管理學,講究人情心性的中國式領導最終還是處於下風。
中國企業的領導模式,喜歡事必躬親,隨處指揮,過程、結果都可以追求他本人認為的樣子,要求下屬以他希望的方式做事,隨意性大,甚至脾氣很大,即使不是因為利益關係而特意做出的人事安排,喜歡用的人就是對他唯命是從、歌功頌德的人,讓他感覺能信任但慣用辦公室政治之人,很看重態度,講究形式,然後才看其他方麵。
因此,中國的大部分企業,本質上是人治的,是以權力為核心的治理模式。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之上,汲取西方科學領導方式而形成的中國式領導,注定不能抹掉這個印記。
中國式領導需要站在自己的文化基礎上,博采眾長,借鑒西方先進的方法和經驗,進行中國式特有的經營管理。在當今企業界,李嘉誠就是一個中國式領導和經營管理的先行者,值得中小甚至是大企業領導人去學習。
對著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李嘉誠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財富神話,他享有“華人首富”的美譽數十年,更是早已進入“世界十大富豪”的行列,始終是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有人說,李嘉誠的成功是時運所致。也許,時代給了他很多的機會,可時至今日,大浪淘沙,同時代的不少塑膠大腕,地產大王已經被浩浩蕩蕩的商業大潮所吞沒,而李嘉誠卻不僅能夠站穩腳跟,更是鶴立群雄,創業58年無虧損。可見,這“超人傳奇”背後並非全然靠時運,而是必有其高明獨到的經商謀略。
李嘉誠的領導方式是中國式領導的楷模,不但對產業本質理解很深刻,在經營管理上也有非常的一套。
“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是李嘉誠的座右銘,也是企業領導的至高境界。可以說,他既是傳統中國式領導的顛覆者又是開創者。
他的商業實踐是建立在中西方優秀智慧融合的基礎上的。他曾說:“以外國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國人的管理哲學以及保存員工的幹勁及熱忱,無往而不利。”也就是說,他以中國文化為手段,以西方企業製度貫穿於企業領導工作的始終。
他認為,要成為一個優秀領導者,首先要懂得自我管理,逐步建立起自身尊嚴。還應注重情境領導,會針對不同員工和不同境況采用不同的領導方式。並謹記如下領導原則:“指揮千人不如指揮百人,指揮百人不如指揮十人,指揮十人不如指揮一人。”
本書就是從李嘉誠的中國式領導和經營管理方麵,全麵為您講述李嘉誠的傳奇人生,深入分析李嘉誠的成功經驗,最終為您指出借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