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個甜瓜(1 / 2)

天空一片昏黃,讓人分不清白天黑夜。

肆虐的風沙掠過高高聳立的樓宇,發出了令人膽寒的哀嚎。

沙塵暴籠罩的城市,大街小巷沒有一個人影,隻有那些塑料垃圾,紙質文件在隨風飛舞,證明著這裏曾經有人生活過,工作過。

這個具有幾千年曆史的古都,華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從沒有如此黯淡。但災難降臨之後,這裏將會持續的黯淡,不知會延續多久。

不過時間在這個城市已經變得不重要,對於活著的人來講,每分每秒都是一種煎熬。

隻是他們不必再為一所房子而苦惱,因為他們都有了統一的住所,遠離地麵,深入地下。

如果說原來在地下室生活的人自稱“蟻族”,是迫於無奈的自嘲,那現在所有幸存者的的確確可以稱之為“蟻族”,那些人工洞穴成了他們最後的屏障。

今天的風沙格外大,按照災難之前氣象部門的劃分,屬於特強沙塵暴,能見度低於五米,但這樣惡劣的天氣已經持續了一周的時間。

在這種極端的氣候條件下,那些每天都會上街巡邏的機器戰士已經消失了蹤影,沙塵無孔不入,會侵入他們的身體,進入他們的關節,造成嚴重的損害。

所以,他們破天荒的選擇了休息。

機器戰士的休息日,就是“蟻族”的工作日。

地麵上能夠尋找到的一切物資,都是蟻族的目標。

當然最重要的目標,還是食物。

一個披著黑色鬥篷,用紗巾將口鼻頭臉纏得嚴嚴實實的人從一個排水井中鑽出。

他跪在了地上,就如一隻出了洞穴的老鼠,小心翼翼的四處張望。

狂風夾雜著風沙襲向他,令他分不清東西南北,但他還是完成了五米半徑的偵查工作。

沒有機器戰士!

他拿著一個水管扳手,朝著井壁敲擊了三下,沉悶的聲響在井下激蕩。

隻是片刻,就有二十多個與他一樣裝束的人從井口鑽出。

眾人鑽出地麵,立刻像螞蟻一般,四處散開,奔向了他們自己的目標。

食物,藥品,衣物,這些原本在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東西,此時都成了無價之寶。

而原本那些被許多人視為一生追求目標的東西,比如鈔票,黃金,豪宅,跑車,此時都被棄如敝履。

兩個小時之後,這支“工蟻”隊伍再次在這井口集結。

為首的那人大略的輕點了一下人數,便帶著眾人鑽進了散發著惡臭氣息的排水井中。

三個月沒有下雨,巨大的排水管道已經幹涸,接近半米厚的沙塵鋪滿了管底。

行進的隊伍中,有人背著大大的包裹,看樣子收獲頗豐;有的人則是兩手空空,看樣子一無所獲。

但沒有人出聲,隻能聽到“沙沙”的腳步聲。

隊伍走了半個小時,終於在前麵一個光亮處停止了前行。

這個一個排水係統的彙聚點,四處插了幾根燃燒的火把。

這裏空間寬敞,排水管道四通八達,據說可以抵禦千年一遇的洪水災害,不會讓城市出現內澇。

這個華國投入巨資修建的排水係統,讓“來京都看海”成了曆史;但短短的一年之後,京都真的成了海濱城市。

海平麵上升了六十米,淹沒了津唐,直逼京都城區。

“鐺鐺鐺!”

一陣破鑼的喧囂在排水管道的彙聚點響起,這裏是這個幸存者據點的議事大廳。

說是議事大廳,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事情會讓大家一起商議,這隻是領導者美其名曰的叫法。

除了方才外出的那支十餘人的隊伍,又有許許多多的腦袋,在各個分散的水管中鑽出,紛紛朝著這裏彙聚。

敲鑼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穿著一身破爛的製服,分不出是警服還是保安。

男子的身後,站著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男子,不過這人一身筆挺的西服,頭發梳得整整齊齊, 臉上帶著和藹的微笑,朝著每一個人親切的揮手,就像是一個走穴的過氣明星。

不多時,大約二百餘人聚集到了議事大廳,眾人穿著破破爛爛,臉上都烏漆嘛黑,怕是要飯花子都比他們穿的體麵。

“他們回來啦!不知道能帶回什麼!”

“我弟弟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他都爬起不來了!”

“要我說,早就該出去......”

“我和你說,別告訴其他人,在七環路出口那裏,有一個小超市......”

“咳!大家靜一靜!歡迎我們的梅總講話!”那個敲鑼的男子扯著破鑼一般的嗓子喊了一句。

人群的議論聲頓時變得細微,最後鴉雀無聲。

那個西裝筆挺的男子整了一下西裝,走上了一截水泥管,這是議事大廳的最高點。

“家人們!過去的一周,是黑暗的一周!我們的食物和淡水已經到達了臨界點。今天,那些機器魔鬼終於龜縮回他們的老巢,我們的突擊隊可以行動啦!首先,給我們突擊隊的英雄一點掌聲!”梅總聲音洪亮,帶著有力的手勢,的確有領導者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