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若德克是美國實業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他未成名時,有一次,他帶領屬下參加在休斯敦舉行的美國商品展銷會,令他感到懊喪的是,他被分配到一個極為偏僻的角落,而這個角落是很少有人光顧的。為他設計攤位布置的裝飾工程師勸他幹脆放棄這個攤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展覽獲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隻有等待來年再參加商品展銷會。沉思良久,他覺得自己若放棄這一機會實在太可惜。可是,怎樣才能出奇製勝呢?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他想到了自己創業的艱辛,想到了展銷會組委會對自己的排斥和冷眼,想到了攤位的偏僻,感覺自己就像難民一樣受到了不應有的歧視,心裏充滿了悲哀。突然,他有了一個計劃。

華若德克讓他的設計師給他設計了一個古阿拉伯宮殿式的氛圍,圍繞著攤位布滿了具有濃鬱非洲風情的裝飾物,把攤位前的那一條荒涼的大路變成了黃澄澄的沙漠。他安排雇來的人穿上非洲人的服裝,並且特地雇用動物園的雙峰駱駝來運輸貨物。此外,他還派人定做大批氣球,準備在展銷會上用。還沒到展銷會開幕的日子,這個與眾不同的設計就引起了人們的好奇,不少媒體報道了這一新穎的設計,市民們都盼望開幕式盡快到來以一睹為快。展銷會開幕那天,華若德克揮揮手,頓時展廳裏升起無數彩色氣球,氣球升空不久自行爆炸,落下無數的卡片,上麵寫著:“親愛的女士和先生,當你拾起這小小的卡片時,你的運氣就開始了,我們衷心地祝賀你。請到華若德克的攤位,接受來自遙遠非洲的禮物。”無數的卡片撒落在熱鬧的展銷會場,當然,華若德克也因此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肯動腦筋,勤於思考,是治療思想貧乏的良藥,是形成創造性思維的起點。無數事實證明,隻有用智慧去思考,才能解放思想,創造機遇。不管從事哪一個行業,幸運之神總是偏愛會思考、有創新精神的人。

但我們在執行或做的過程中,卻往往忘記思考的價值,更多時候是漫無目的地去做,盲從盲目地去做,有可能我們成功了,但那是我們撞對了,“瞎貓碰上了死老鼠”;抑或花費了很多的時間、精力,事倍而功半。我們需要的是最高的效率和最高的成功率,這就需要我們多想想,再想想,直到想到正確時,才能做正確的事情。

積極思考是一種深思熟慮的過程,也是一種主觀的選擇,更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標誌!它能使我們在麵臨弱勢的情形時仍能尋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結果。

提升效果的四大思維法則

1.發散思維法

發散思維主要是把人從某種局限性中解救出來,把任何的方法都看成僅僅是許多可能中的一種,努力從不同的方麵去看待事物和問題,盡可能探求其他的可能。

對於每個人來說,發散的程度越高,思維的靈活性也就越高;受過去的束縛越少,發散性思維的空間就越大。

發散性思維就是一種“擁抱多樣”的思維。常用的提問是:

“還有沒有其他可能?”

“能不能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解決?”

“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東西代替?”等等。

如果根據發散思維的方法,我們可以思考這個部題:除了“磕破雞蛋皮”能讓雞蛋立在桌子上之外,你是否還有別的方法,把一隻雞蛋豎立在桌麵上?

通過仔細的分析,還可以有如下方式:

(1)在桌麵上挖一個小坑;

(2)使用“萬能膠”;

(3)在天花板上拴一根繩,吊著雞蛋;

(4)讓桌子躺倒,雞蛋放在地板上貼著桌麵;

(5)桌子放在水裏,雞蛋因一端有氣而浮在桌麵上。

當你發現還有這麼多不同的答案時,你是否覺得你的思路開闊多了?發散性思維使我們的心靈更加開放,使我們的思路更加開闊,使我們的選擇更加多樣。

2.收斂思維法

收斂思維,也稱聚合思維或集束思維,是在已有的眾多信息中尋找最佳的解決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在收斂思維過程中,要想準確發現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須綜合考察各種思維成果,進行綜合地比較和分析。因此,綜合性是收斂思維的重要特點。收斂式綜合不是簡單的排列組合,而是具有創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標為核心,對原有的知識從內容和結構上進行有目的的選擇和重組。

唐朝的裴明禮是一位經商的能人。有一次,裴明禮看到金光門外有一片地,是一大水坑,賣價十分便宜,裴明禮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