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土匪,同樣可以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1 / 1)

土匪,是一個非法人群聚集的團體,他們在刀口上討生活,用血與汗謀生。土匪作為人人喊打的小團體,能夠在幾乎所有的社會中存在,即使在麵臨民眾自發抵抗、政府優勢兵力圍剿時,仍然能夠存在。為什麼?除了依靠強取豪奪這樣的暴力手段獲取財物比較簡單外,其內部巨大的凝聚力也是生存發展的關鍵,並且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要素。

中國土匪的主要來源是鄉村中的農民,從匪前他們的目光被局限在孤村僻壤。當土匪後,由於不可能長期在同一地方劫掠,他們的流動性大為增強。如同饑餓者對食物的嗅覺更為靈敏一樣,這些衝破了孤村僻壤局限的土匪們,更容易受到他們所打劫地區的新鮮事物的吸引,盡管這些事物中的相當部分在當地人看來可能是熟視無睹的。而土匪行為的特征就是以暴力據他人之物為己所有,對新鮮事物的追求又是人的一種天性。正是在土匪的打劫過程中,新奇物品和貴重的東西一樣受到土匪的歡迎。

而土匪的內部分配對這些新奇物品的特別對待,由於對新奇物品一致的態度,反而更容易讓土匪團隊更加團結。

為什麼土匪能夠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合理的內部分配是關鍵。土匪的內部分配原則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與今天成功企業實行的分配製度和管理權威的相應研究成果不謀而合,甚至在很多方麵更具有實效性。土匪的分配體現了基本的風險——收益對等原則,體現了按勞分配的基本思路,反映了基本的公平原則、透明原則和激勵原則。當然,在土匪的分配中,值得學習的還有他們奉行的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原始考績方法,以及對傷亡者的撫恤與對親屬的補貼這樣的福利製度。正是由於原始的、遵循了簡單而富有實效的內部分配製度,才會有很多土匪團夥能夠留存上百年,成為事實上的土皇帝。

雖然,我們同樣憎恨土匪這樣的黑惡勢力,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土匪團夥內部實行的分配製度是很有效的。而土匪的滅亡,往往就是因為違背自己原來的分配製度的結果。

我們向土匪學習,就需要找一個典型的土匪樣板,看看一個發展良好的土匪山寨是怎樣利用有效的分配來推動整個山寨的發展的。

高高的龍虎山,山勢險峻,物產豐富。在養活了無數維持基本生存的山民的同時,也養活了無數家大業大的地主、貴族。同時,也養活了一個特殊的群體——龍虎山的土匪。

依托於龍虎山的險峻,依賴於經過龍虎山山區的兩條大道(也就是大一點的山道)的重要性,依靠龍虎山山區以及附近地區地主、貴族與山民的貢獻。龍虎山的土匪們建立了龍虎山寨,在龍虎山紮下了根。

龍虎山寨在長達百年的時間裏一直都是官府和當地地主、富戶的“眼中釘”,也是當地百姓視若傳奇,但絕對是敬而遠之、不敢沾邊的一個話題。與龍虎山寨同一時間興起的馬幫、土匪等往往都是十年興衰,存活時間最長的也不過是二十五年。但龍虎山寨一直到全國各地興起大規模的起義,大多數人下山加入起義軍開始衰落。最後,新的王朝建立後,下山的土匪從土匪變成了官軍,回到龍虎山招安了剩餘的土匪,一把火燒了龍虎山寨。龍虎山的土匪這才結束了一段傳奇。

龍虎山寨土匪之所以能存在於這麼長的時間,並且有愈加興旺的勢頭,除了龍虎山處於三省交界的三不管地帶、龍虎山險峻的山勢、龍虎山山區重要的位置之外,最重要的是,龍虎山定下了規矩——一個能讓絕大多數兄弟心服口服、得到實際利益的規矩。龍虎山這些規矩的核心就是分配財物、權力的規矩。

我們這本書要說的,就是能夠保證龍虎山寨百年基業的分配規矩形成和實行的過程。看一看。作為現代人的我們,能不能從一個被視為粗俗的職業中,學到對自己有用的、來源於真正實踐、經曆過血與火考驗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