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看不見的能量罩能夠抵禦火炮、子彈的直擊,甚至連刺刀都可以擋住;無限子彈的功能讓李德完全不怕沒有彈藥,必要的時候還能夠提供食物給李德;而在他的視線左上角,還有一個小地圖,可以顯示以自身為中心半徑200米內的環境。不過嘛,係統也不是無敵的。
首先,能量罩最多可以抵禦住100MM口徑以下火炮的直擊,如果超過了就無能為力了;而且一旦敵軍使用了毒氣彈,李德沒有戴上防毒麵具,那還是得照樣歸西。但李德對此很滿意了,至少不用怕被不知道哪裏來的子彈打死,也不用怕在白刃戰中被捅傷,然後躺在床上煎熬的等死。
幾個男性軍官在恭維幾句之後,便和李德交接了一下手續,乘坐一輛不知道哪裏開出來的裝甲汽車跑了。而李德對此瞠目結舌,倒不是驚訝他們開車的速度快的驚人,而是驚訝有一輛裝甲汽車,他們為什麼不開出來用!早知如此,李德也不用那麼拚命,迎著槍林彈雨衝上去。
一時間,李德感覺相當的鬱悶,苦著臉走到路邊的村口路邊的木質圍欄上坐著。而正在撿保軍丟棄的洋落的李明博,轉過身來看到李德的表情後有些不解,於是走上前去詢問幾句:“首長,你這是怎麼了,打了勝仗咋還沉著臉呢?”
“唉!”
李德歎氣一聲,抬起頭來看向李明博。這不看還好,一看頓時嚇一跳。李明博身上掛滿了保軍丟棄的背包、水壺,右肩上背著六、七支步槍,背後的背包上還放著兩支。看向腰間,武裝帶上塞了七八顆木炳手榴彈,一隻手提著數支步槍,另一隻手提著掛有彈盒的武裝帶,這架勢,簡直比土匪下山還土匪下山。
“誒——,等等等等。你拿這麼多東西幹嘛,這洋落又不會飛了快放下,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李明博成李扒皮了。”
李德看著全身掛滿洋落的李明博哭笑不得,上前一步,幫李明博拿下很多保軍的裝備放在地上。當李明博重新變成赤手空拳的狀態後,李德這才蹲下來,撿起一支嶄新的步槍查看了一下。
看看彈倉,然後在拉動一下槍栓,李德馬上便判斷出來:這是一支斯泰爾—曼利夏M1895式步槍。直拉式槍機是其最大的特點,但可惜並沒有繼續發展下去,隨著奧匈帝國的分崩離析,該款步槍也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不過,M1895的優點還是不少。除了拉栓速度快之外,還可以兼容多種彈藥。例如7.92MM毛瑟槍彈,這種彈藥李德是完全不缺的,卡車運過來大把大把的。有了可以代替8MM步槍彈的7.92毛瑟槍彈,李德倒是輕鬆了許多。不過,對於自動彈出彈夾的機構,李德很想吐槽一番。
雖然設計師肯定是出於好意,而且李德用起來感覺還不錯。但……..加了這玩意,不就更重了嗎?而且生產和維護起來很麻煩啊,為了就是讓彈夾彈出去而已。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動手拿出來呢。太雞肋了,食之無用,棄之可惜啊。
搖了搖頭,將手中的的曼利夏步槍丟在地上,檢查起武裝帶上的彈盒。李德打開了數條武裝帶上的彈盒,還有三分之一子彈的卻是寥寥無幾。根據這個情況反饋來看,要麼是敵人在外滲透有一段時間,要麼就是布勒加斯特內的敵人物資開始短缺起來,子彈之內的消耗品明顯供應有些不上了。
為了佐證這個想法,李德還到繳獲來的保軍背包前檢查了一番,然後隨機提起來幾個感覺一下重量。果然,這些背包幾乎都較輕,而且背包內的東西少的可憐一雙鞋子、一套襪子和一些零碎的東西。其中,口糧幾乎很少見到,即便是找到了,也已經隻剩下一點點。
拿不定注意的李德,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詢問一下係統。他在腦海裏呼出係統,詢問道:“係統,幫我查一下35步兵師以及周圍的部隊,在這7天內的情況。”
李德話音剛落,係統的電子音便隨即響起:“好的主人。時間:1918年7月15日至7月22日。目標:羅馬尼亞皇家陸軍35步兵師及周圍部隊。查詢開始,請宿主稍等,搜索可能需要花費一分鍾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