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放棄責任,就等於放棄了自己(2 / 2)

呂萍的責任心要比王新強一點,她在收集了幾天信息之後也感到無聊了,她覺得自己的工作實在是太枯燥了,幾乎所有的靈感都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跑得無影無蹤。盡管最後她挖空心思也沒能思考出一個好創意,不過她還是想:“我既然拿了老板的工資,就有責任把這個文案做出來。”於是,她強迫自己收集和整理一些重要的相關信息。在她的努力下,文案終於策劃好了,這個文案很真實地反映出了那個樓盤的重要特征,但是最後看起來總讓人覺得缺少一點什麼。

葉靈是三個人中責任心最強的一個。她從接受任務那天起就開始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這個樓盤的有用信息,還從圖書館借了幾本最新的有關房地產廣告文案的書進行學習,然後,又通過向同事、朋友學習以及憑借自己豐厚的知識累積,很快就找到了策劃這一文案的靈感。有了靈感的她馬上把這種靈感用自己的文字捕捉住,並且抓緊時間對這個文案進行潤色和進一步加工,最後,終於在老板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了這個優秀的創意。她送到老板手上的是一份頗具創意和吸引力且不失格調的策劃方案,老板看完之後馬上把這份文案傳真到了那家房地產公司,房地產公司對這份文案感到相當滿意,當即決定采用這份文案。

到了年底,廣告公司開除了王新,留下了另外兩位,不過呂萍的工資水平和各種福利待遇都和葉靈有著明顯的差距。

年以後,王新徹底失業了,沒有一家公司願意聘用他。呂萍仍然靠自己的辛苦努力艱難地維持著一家人十分節儉的生活,而葉靈卻鹹了全市著名的策劃大師,她策劃出的文案既形象生動又深入人心,為許多聘用她的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利潤。責任是一個人職場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個人放棄了自己的責任,就等於放棄了在職場中更好生存的機會。大量的成功學研究無不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責任能夠使一個人真正地明白人生和工作的意義所在,責任能夠指明一個人應該努力的方向。有責任感的人,絕不會僅僅是為了薪水而去工作,責任會使他明白,為自己去工作、為公司去工作、為了自己心中的使命和理想去工作,人生才會變得充實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