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主要參考文獻(1 / 3)

[1]阿瑟·威廉斯等著:《風險管理與保險》,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愛德華·拉齊爾:《人事管理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別傳武:《人力資本產權論》,《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1(6)。

[4]程承坪:《試析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及對策》,《科學與技術管理》,2001(2)。

[5]程承坪、謝科範:《防範人力資本投資風險》,《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1(1)。

[6]陳瓊華:《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困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2)。

[7]陳舜:《代理問題中的道德風險與激勵原則》,《南開經濟研究》,1996(1)。

[8]陳啟蘊:《人力資本審計淺議》,《經濟問題》,2002(9)。

[9]薩爾·D。霍夫曼著:《勞動力市場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1989.

[10]陳青:《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防範分析》,《商場現代化》,2005(6)。

[11]段興民、張誌宏等:《中國人力資本定價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12]段興民等著:《企業集團人力資本管理研究》,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13]丁棟虹:《論企業性質的異質型人力資本模式》,《財經研究》,2000(5)。

[14]段興民、金霞:《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審計》,《審計理論與實踐》,1997(5)。

[15]董國萍、劉力:《構建企業人力資本投資效益指標體係初探》,《學術交流》,2003(7)。

[16]範華、齊捧虎:《企業中四高人才流失的後果、原因及對策分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6(2)。

[17]方竹蘭:《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是一個趨勢》,《經濟研究》,1997(5)。

[18]方竹蘭:《人力資本產權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99(1)。

[19]高偉富、張文賢編著:《人力資源會計教程》,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20]高陽:《國有企業經理道德風險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7)。

[21]高勇強、唐昭明:《論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與管理》,《科技進步管理》,2000(7)。

[22]葛培華、周亞新:《如何規避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中國勞動》,2000(5)。

[23]管軍、段興民:《上市公司人力資本股票期權激勵審計方法研究》,《當代財經》,2003(8)。

[24]黃明:《高新技術企業要把風險投資拖下水》,《科學時報》,2000.

[25]胡宣達、沈厚才:《風險管理學基礎》,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26]胡惠平:《培訓:無法回避的風險投資》,《新民晚報》,2005.

[27]侯風雲:《人力資本投資特性分析》,《學術月刊》,2000(8)。

[28]韓穎、路玉甫:《投資風險函數在風險評價中的應用》,《技術經濟與管理》,2001(1)。

[29]金占明、柳承跨:《小型高科技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分析與對策》,《中國人才》,1998(10)。

[30]加裏·S。貝克爾:《人力資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31]加裏·S。貝克爾:《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2]薑進章、文祥:《人力資本作用機製及其政策》,《學術月刊》,1999(12)。

[33]焦斌龍:《市場中的企業: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契約》,《中國經濟問題》,2001(4)。

[34]孔令鋒:《論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當代經濟科學》,2002(2)。

[35]劉力鋼著:《現代企業經營診斷與策劃》,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

[36]劉力鋼、隋鑫:《人力資源的價值鏈理論與企業績效提升策略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4(11)。

[37]劉力鋼、隋鑫:《企業績效與人力資源戰略管理耦合性分析》,《遼寧大學學報》,2005(4)。

[38]李京文、張國初等:《現代人力資源經濟分析——理論,模型,應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39]陸維傑:《企業組織中的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也談企業所有權的發展趨勢》,《經濟研究》,1998(5)。

[40]列思·馬泰爾:《優秀企業的選人留人之道》,《中國企業家》,2002(10)。

[41]劉國新、王光傑等編著:《創業風險管理》,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42]李冬平、曹休寧:《論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及防範》,《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43]羅珊:《中小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與防範》,《統計與決策》,2005(5)。

[44]劉小東:《我國民營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及其規避對策》,《生產力研究》,2004(11)。

[45]李寶元著:《人力資本運營》,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

[46]厲以寧:《人力資本理論的產生和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7]劉家國:《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與防範》,《科技、人才、市場》,2003(3)。

[48]劉茂福:《民營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及其規避對策》,《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3(4)。

[49]李忠民:《人力資本——一個理論框架及其對中國一些問題的解釋》,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50]羅潤東:《勞動力產權性質對失業分擔機製的影響》,《南開大學學報》,2002(4)。

[51]邁克爾·波特:《競爭優勢》,華夏出版社,1997.

[52]聶忠海:《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風險控製對策》,《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8)。

[53]年誌遠:《人力資本產權投資分析》,《天津商學院學報》,2002(7)。

[54]年誌遠:《公有製企業中的人力資木產權》,《當代經濟研究》,2001(8)。

[55]隋鑫:《國外下一代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綜述》,《沈陽師範大學學報》,2004(4)。

[56]隋鑫:《企業員工流動管理的動因及機製設置》,《理論界》,2005(3)。

[57]舒爾茨著:《論人力資本投資》,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

[58]孫少岩:《論美國企業職工持股製及啟示》,《當代經濟研究》,2003(6)。

[59]唐效良:《如何留住企業的核心員工》,《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2(8)。

[60]王開國、宗兆昌:《論人力資本性質與特征的理論淵源及其發展》,《中國社會科學》,1999(6)。

[61]文宗瑜:《人力資本產權的定價及其交易》,《中國工業經濟》,2001(3)。

[62]王金營:《淺析人力資本、職業選擇與失業風險》,《人口學刊》,2001(4)。

[63]吳曉求主編:《證券投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64]王東升:《加入WTO對人力資源開發的影響》,《經濟與管理研究》,2002(4)。

[65]王金營:《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理論與實證》,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66]王新洲、史文中、王樹良編著:《模糊空間信息處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67]王愛華:《人力資本屬性分析: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控製的邏輯基點》,《經濟師》,2004(10)。

[68]王愛華:《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審計構想》,《審計與經濟研究》,2004(4)。

[69]溫素彬、趙軍波:《人力資源統計的內容與指標體係設計》,《上海統計》,2000(9)。

[70]文藝文:《委托代理、道德風險與國企改革》,《經濟問題》,2002(4)。

[71]威廉·夏普等:《投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72]王耀中、王梓安:《人力資本形成的製度作用及其啟示》,《經濟評論》,2001(6)。

[73]吳開微:《基於非正態分布的投資風險測度》,《中國管理科學》,2001(4)。

[74]謝季堅、劉承平著:《模糊數學方法及其應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75]謝科範等著:《企業風險管理》,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76]向誌強:《人力資本投資生命周期與人力資本投資》,《中國人口科學》,2002(5)。

[77]荀厚平:《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博弈分析》,《預測》,2001(2)。

[78]楊乃定等:《高新技術企業關鍵人物風險防範》,《工業工程與管理》,2000(3)。

[79]楊巍:《核心員工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煤炭經濟研究》,2001(11)。

[80]姚先國等:《論人力資本中的資源配置能力》,《經濟科學》,1997(4)。

[81]姚先國、翁傑:《企業對員工的人力資本投資研究》,《中國工業經濟》,2005(2)。

[82]楊乃定、張亞莉:《企業人力資源風險成因及對策研究》,《西北工業大學學報》,1999(2)。

[83]楊焱:《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評價》,《廣州師範大學學報》,2002(1)。

[84]餘文華:《人力資本投資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85]張呈宗、王前福:《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防範》,《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6)。

[86]張雲鵬:《企業核心員工流失與關鍵性人力資源的風險管理》,《決策探索》,2003(6)。

[87]張朋翥等著:《企業轉產風險管理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8]張維迎:《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上海三聯書店,1996.

[89]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