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與泛家族規則的思考然而,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也包括某些特定崗位上的職業管理者常常陷入困惑,如今是越來越不知道如何實施管理了。企業一天天變大,機會越來越多,而管理卻越來越困難。新世紀的第一年內,中國有兩萬多家企業消失了,美國有1萬多家企業消失了。這其中,一部分企業組合成新的更大的企業,一部分企業被另一部分企業吞並了,還有一部分企業在一步步擴張的時候,突然之間崩潰了、坍塌了,人們似乎還沒有回過神來,企業就像“泰坦尼克號”一樣,消失在冰海之中。如果說前兩種情況是傳統的企業經營道路上司空見慣的並購,那麼第三種企業卻成為世紀之交最炫目的風景線:崩潰的速度之快、強度之烈、頻率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從而形成了非常有特點的“現代崩潰”。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我並沒有刻意去收集例證,隻是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一些“泰坦尼克”怎樣持續地、義無反顧地撞上“冰山”。
果然,2001年,世界著名的安然(Enron)公司雪崩般地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公司的股價由一年前的90.86美元跌到0.26美元,不得不宣布破產。可是,就在上一年的同期,安然公司的總裁還曾驕傲地宣布公司管理的全新理念:“我們不能在現有的企業範圍內創辦新企業。大企業一開始就會抹殺新企業的渴望。公司的文化在於,如果一個人希望抓住某個新機會,他就能這麼做,最優秀的員工屬於公司,而不是屬於個別企業領導人,管理人員不能阻止希望嚐試新事物的員工。至於員工,自治無疑不是法則的全部。”2002年1月28日某報刊載的一則消息稱:美國環球電訊公司由於債台高築,於當日向紐約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2003年12月,從歐洲又傳來世界著名的乳製品企業帕瑪拉特集團(PARMALAT)宣布破產,意大利政府緊急介入的消息。在以家族式企業管理而著稱的意大利,出現帕瑪拉特這樣的從家庭作坊起步,曆經二三十年的努力最後毀於一旦的企業並不稀奇,稀奇的是帕瑪拉特集團作為世界級的著名大企業,直到崩潰的瞬間還在向外擴張、還在迅速地發展。
2005年8月,美國期貨業巨頭瑞富公司(Refco Inc。)在紐約證交所成功上市;9月初,該公司完成了收購嘉吉(Cargil)投資者服務公司;同月,宣布將參股中國內地的期貨公司,進軍中國期貨市場;10月中旬,瑞富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11月曼氏集團以3.23億美元將瑞富公司位於紐約的總部資產收購。整個過程就好像在開一場國際玩笑。瑞富公司在5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2.4萬名雇員,其破產的原因是前首席執行官菲利普·班尼特的財務違規,被指控欺詐而被捕。
在中國,著名的巨人集團,曾經以年輕的學子、飛速的擴張、驚人的盈利讓人瞠目,也以同樣驚人的速度崩潰讓人咋舌;著名的實達公司,曾經以16人創造了16億元銷售額的神話,在兩年內成功上市並成為上海股市高科技板塊的驕子,很快卻不得不進入了ST股,急轉而下的速度,如同它的上升速度一樣讓人感到頭暈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