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雲波簡介:
出生時間1963年;
原籍河南南陽;
畢業院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學曆碩士;
職務派力營銷公司合夥人。
1987年鄭州市三聯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現該公司已成為河南省最大的計算機軟硬件經銷商,至今已有15年曆史;
1993年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營銷學專業;
1994年組建北京派力營銷谘詢公司,曾為多家企業作營銷管理谘詢,並出版了在營銷界產生廣泛影響的《派力思想庫》叢書100多冊;
1999年為科龍空調做營銷顧問;
2000年任科龍電器副總裁;
2002年從科龍辭職。
屈雲波其人:
商人和書生
屈雲波很瘦。
即使整個身體裹在厚厚的羽絨服裏,伸過來的青筋暴突的手還是讓你馬上感覺到這個男人很瘦。有人開玩笑說,屈雲波的“迷人”身材是年輕女士們夢寐以求的目標。
在消瘦的麵孔中,屈雲波流露出商人與書生的雙重氣質。說屈雲波是商人,但他在入主科龍將近兩年的時間裏,卻又表現出理想、純淨、誠信的書生氣;把他歸為書生,但又掩蓋不住他作為商人所特有的睿智與精明。
一句話,精明、嚴謹、正直、誠信的屈雲波是一個書生和商人的結合體。之所以不說屈雲波是儒商,是因為他還沒有達到在商戰中運籌於千裏之外的高度;他還沒有將理想與務實,理論和實踐融合到天衣無縫。
不過,誠信應該是屈雲波最突出的性格,同時也是他最值得讚賞的一麵。
劉備三顧茅廬請到諸葛亮成為千古美談,當年王國端也是三顧北京城才使得屈雲波南下。但屈雲波不是諸葛亮。不過與諸葛亮類似的是,屈雲波也是逍遙派,少了一些學院派的書卷氣,但同時也少了一些實戰派的霸氣。與諸葛亮難以形成對比的是,諸葛亮出山之前就知道三分天下的大勢,而屈雲波顯然對家電行業沒有底氣。諸葛亮一出山就用事實贏得了“老員工”關羽、張飛的信服,且在戰場上節節勝利。屈雲波南下則是迎著科龍“元老們”不情願退役的秋風,給人一種科龍過河拆橋、不講道義的感覺。這必然會使得科龍原有員工將科龍失利原因判斷為“都是屈雲波惹的禍”。
也許是命運不濟,也許是出山時機不對,屈雲波在任期間,就遭遇幾易主帥。從王國端到徐鐵峰,每次變動,對於屈雲波來說,無疑是一次大的地震,留給他的是更多的壓力和阻撓。這對於從派力空降到科龍急需立功以樹立威望的屈雲波來說,是極為不利的,自然給他大刀闊斧的改革之路帶來了更多的變數與危機。
但是,就是在這樣大的困境之中,屈雲波絲毫也沒有放棄“書生氣”般的誠信。
屈雲波上任之後,於2000年八九月間開始處理壞賬,2000年處理了若幹個億,2001年處理了若幹個億。結果是表麵上看,科龍虧損了,本來由贏利六七個億變成虧損六七個億,但是2000年末科龍基本上止住了繼續下滑的勢頭,這就像一輛車一樣,它在下滑的時候會有慣性,止住它是很難的;2001年繼續解決了一些問題,使銷售額的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這樣科龍內外部信心已經大大提升。這就是以誠信善待客戶得到的回報。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屈雲波離去,但是,他是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在此之前家電業一直盛行浮誇風,將自己的利潤誇高是家常便飯,更有甚者,以某一個調查公司在某個地區的數據來以偏概全,產生了那麼多的全國第一。屈雲波的誠信策略推出之後,讓很多家電企業紛紛仿效,這多多少少也給不安分的家電業帶來了一片淨土。
屈雲波其事:
第一桶金
屈雲波的商海生涯是從20世紀80年代末賣電腦開始的。作為一個工科畢業生,他開始隻是想出賣自己的電腦技術,可是當時人們還認識不到賣技術能賺錢,沒辦法,屈雲波隻好賣電腦,賣一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然而,就算是賣電腦,所賺到的第一個20萬靠的也是知識。
屈雲波說:“那是,大多數人下海的最大難題是不懂得怎麼做銷售,不會推銷自己的產品。可我那時已經深切地感受到賣東西也是一門學問。”
因為是一門學問,屈雲波就認真地研究,他發現當時經商的人大都沒有宣傳意識,好的東西就是沒有人知道,於是他就為自己的產品做了一個特好的廣告。屈雲波現在談起來還不無驕傲地說:“現在回過頭來看我當時寫的廣告,覺得還很不錯,現在拿出去,一個字都不用改還能用。”
依靠這些營銷管理知識,兩年後,屈雲波使自己電腦公司的產品成為當地政府、銀行、企業等機構的時髦辦公用品,與武漢大學合辦了正規的成人大學函授站,還與當地的明星企業的某工廠達成了以技術入股50%的條件辦了一家電子分廠。更為重要的是,屈雲波賺到了當時被人們認為已經是巨額財富的第一個20萬元。
屈雲波懂得運用營銷這門學問去賺錢之後,錢財便滾滾而來,這時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如果在當地繼續做下去,我可能像其他技術人員一樣,今年賺20萬、明年賺40萬,但是,如果不去專門學習市場營銷,隻靠自己的經驗去摸索,那樣發展不僅太慢,而且當公司壯大後,我就有可能駕馭不了了。”
屈雲波在一個月內作出決定,將公司免費送給朋友,放棄了一年賺20萬的機會,隻身去讀研究生。1990年9月,屈雲波走進了西南電子科技大學的校門。
讀書期間,屈雲波有機會係統地研究了市場營銷專業,他一方麵讀了大量的外國原版市場營銷書籍,另一方麵還考察了許多企業,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搞營銷的。那時屈雲波先後考察過長城、聯想、深圳中華、康佳、寶潔、長虹等100多家企業,他要把自己學到的西方理論運用到中國企業的實踐中去,並考察它們之間的差異,然後再到外企去看他們在實踐中是怎樣實踐自己的營銷理論的。
研究生畢業了,屈雲波選擇了“知識營銷”的新領域,雖然他選擇了這一行,然而他卻不願意教書,因為他認為到大學教書仍然是從理論到理論,如果能到企業進行實踐,就能把學到的營銷觀念和方法傳授給更多的人。1993年7月,屈雲波研究生畢業後來到了長城電子集團,準備在“長城”建立一個專門從事市場營銷的研究部門,可是,事實證明有些事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理想與現實之間有很大差距。5個月後,他黯然離開了“長城”。
名聲大噪
1994年4月,二次創業的屈雲波成立了“派力營銷谘詢公司”,其業務範圍一是作市場營銷谘詢,二是作有關市場營銷的圖書出版。
公司成立後,屈雲波決定先做圖書業務,他覺得當時國內缺少市場營銷方麵的書籍,這方麵的教材更為罕見。屈雲波啟動了自己公司的營銷思想庫,第一次就出了13本營銷理論的書籍,內容以普及基本營銷知識為主,同時也傳播了國外一些新的營銷方法,如關係營銷、品牌營銷、建立顧客忠誠等,都是國際上最新的東西。這13本書一出來,反響很強烈,有的企業還買來當做教科書用。曆經多年精心努力,屈雲波出版了一套一共60多本的“派力營銷思想文庫”,因此也成為了行內認可的營銷谘詢專家。
在成為營銷谘詢專家之後,屈雲波公司的第一個客戶是無錫“小天鵝”北京公司。當時,雖然“小天鵝”全自動洗衣機係統在全國有40%的市場占有率,在北京的市場占有率更高,但是,“小天鵝”清楚自己的市場正受到海爾、鬆下等品牌的嚴峻挑戰,為此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競爭策略來應戰未來,因此,他們選擇了屈雲波和派力營銷谘詢公司的營銷思想庫。
派力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專訪和調查後,屈雲波確定拓展服務領域是“小天鵝”應戰的最好策略,因為當時的洗衣機產品質量差異已經不大(通過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許多廠家的產品已經同質化)。從專業營銷的角度考慮,通過服務質量的差異來取勝是最積極的方法。銷售和導購作為營銷的一個重要環節,“小天鵝”本來就做得不錯,為此,屈雲波與“小天鵝”北京公司一起設計了顧客服務體係,共包括5種方式,使小天鵝的售後服務從經驗型向專業型轉化。該公司也由此成為中國家電行業最早重視服務質量並樹立服務理念的企業。此外,派力公司還為“小天鵝”設計了銷售管理報表係統,並進行了專業銷售培訓,使他們的銷售管理也走上了一個更專業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