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發覺了自己的狀態,他把念頭沉浸於神丸的世界,忽地明白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驚喜交加。
人在情緒激動、心神動蕩的時候,往往會進入一個比較特殊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做出的舉動和言行,都會異於平常。往往世間有傳言,大悲大喜,狀若瘋癲。或者是喜極而泣,或者是樂極生悲,或者是神情恍惚,又或者是言行麻木。
對於普通人,往往是這樣的時候,也是人情緒和頭腦最無序,也是最清醒的時候。一個重要的決定,都會在這樣的狀態下深深的紮根於腦海,變成了影響其一生的想法和執念。但是,若放在修道之輩的身上,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般的狀態,更利於修道者沉浸於自己的世界。因為他的五官六感已經和外麵形成了一種隔膜,滿心思的都是自己的道術法術,妖術秘術。往往平時晦澀難懂的道法,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豁然開朗,似乎是點亮了某一個黑暗的角落,看到了其真實不測的麵目。
用一個流傳於修道時間的語言來描述,那便是頓悟。
頓悟來源於何處?看似是個人情緒激蕩,在某一個時刻忽然有所感,或者無意識的進入到了一個狀態。實際上,卻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結果。人的情緒激動,不外乎內心和外物。內心的激動,是因為某個事件、變故,亦或者是言語行為引起了個人的反饋。而外物之上,卻是天地自然,景物輪煥。如一個疲憊的行人,在夜晚的時候偶然間抬頭仰望,被漫天的繁星所震懾,心靈激蕩;如一個海上的漁民,在風浪之中搏擊幾個晝夜,卻是在淩晨之時看到了噴薄而出的紅日,一時間千頭萬緒湧上心頭,滿是壯誌豪情的感慨。
這種自然運轉和內心相結合,相融合的過程,是極為難得難見的。這便也是“道法自然”的來曆。
傳聞中,到了觀神的頂尖境界,才能夠自主的掌握這種頓悟,時時刻刻的感悟天地自然,進而完善自我,領悟規則。觀神之下,甚至是通玄的大境界,也要受製於機緣機遇。因此那頓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周文顯然就處於這樣的頓悟之中。他滿懷心事的和知秋說了一夜,自以為解開了心結,在外麵那月光美景的刺激之下,便是進入到了自我的世界之中。
在這裏,精氣流轉莫不如意,天上地下全都是周文熟悉不過的氣息。他或者走於大山,感覺到那厚重的精氣沉澱腳底;或者飛翔於天空,與輕靈的法力上下飛舞。他時而將氣息一分為五,化作了金木水火土,看著它們各自分散,化作了原始的能量,又時而彙聚為一,成了那中正平和的浩然正氣。
氣息相生,道法相合,他的世界終於是動了,有了流轉和轉換,便是活了。
隻要他能夠繼續這般運轉培養,他的世界就會越加豐富,直到有一天,山川大地,河流小溪,甚至是飛禽走獸都能一一而現。就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是他通過感悟自然道理,而創立出來的一個世界。
玄者,仿佛這個道理!
周文徜徉許久,忽覺全身說不出的舒服,他口一張,情不自禁的發出一陣清明的嘯聲。那嘯聲穿透了雲霄天地,穿透了周文的神丸,在直接發生於水月仙境之中。雲渺動蕩,天地為之旋轉,周文發覺,極高虛空的一個念頭忽地動了。
那個念頭垂直而落,迎著周文的嘯聲忽然而動。周文隻感覺到那念頭一下子闖入了自己的世界之中,滿是歡喜和讚歎,它感慨著,仿佛是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看著一個初生的嬰兒,是新奇也是暢懷。
周文尚且來不及和它溝通,那個念頭便是忽地離去了,再度消失在了周文所不能觸及的虛空。就在這短短的一瞬間,一個奇怪的感覺傳遍了周文的全身,福靈心至一般,他恍然大悟,渾身顫抖不已。
“這是一個世界!”,周文驚道,“我所站立的地方是一個世界,水月仙境,是一個修道者所創立的世界。”
原來水月仙境,就是一個修道者所創立的完整世界!那個念頭給周文的感覺,清晰的表達出了這個意思。它是一道意識,便是這個世界的出入口。怪不得,沒有人知曉它的入口,它的出口,因為它根本就不存在於真實的自然界中,沒有一道可以看見、自由出入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