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初戰告捷的消息傳到了柴桑郡,孫權大為高興,當下大賞有功之人。
這一仗打出了東吳的威風,士氣大漲,連先前那些要降曹的文官也見風使舵,紛紛拿出了銀子犒勞士兵。
柴桑城內處處喜氣洋洋,皆是在議論周郎如何大破曹兵等等。
喬國丈府上這幾天賓客滿門,都是些送禮道賀之人,這些人雖說是上門前來道賀,卻是誰也沒能見上喬國丈一麵。
原來喬國丈這幾天心情非常的不好,究竟是什麼事讓這位現在全城都想攀結的大人物煩惱呢?於是大夥猜想紛紛。
大家都把源頭指向了一個人,那就是住在城南驛館裏的張傳峰。
這個人究竟是什麼來頭?能讓喬國丈親自上驛館同他見麵,然後又滿臉怒氣而歸,再而後就是不接見任何上門道賀的客人,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啊!
這時有一個官員說道:“我已打聽清楚了,這個張亮就是那天在街上大敗刺客的那個劍客,而那個同行的女人則是他未過門的妻子。”
又有一個官員說道:“聽說這兩人和諸葛亮一道從江夏過來的,但就不知是什麼來頭?”
這時張昭說道:“那裏是什麼張亮?那人就是當陽縣大敗曹軍的張傳峰。”
張傳峰此時的威名已傳四海,東吳人人樂於稱道,此時聽聞張昭所說,個個不由恍然大悟。
張傳峰不願效力於劉備,眾所皆知。眾人皆以為喬國丈上門與其見麵乃是要說動他效力於東吳,而最終也碰壁而回,不由嗟歎不已。
殊不知喬國丈見郡主近日頻頻出入驛館,以為水到渠成,不由信心十足地前往驛館說媒。
張傳峰以自己有婚約拒之,於是喬國丈轉達了吳國太之意思,那就是吳國太將認高倩文為義女,並將二女同時嫁於張傳峰,不分大小,並擇日於柴桑城大辦喜事。
那知張傳峰不識抬舉,以父母之仇未報為借口又再拒之,不由令喬國丈大動肝火,怒氣衝衝地拂袖而回。
喬國丈自覺大丟顏麵,先前本以為有如此這般好事,料那張傳峰斷然不會拒絕,於是在吳國太處誇下海口,那知會有如此的結局,不覺又羞又怒。
這時已在內府大發脾氣,連摔了幾件孫權所賞賜的前朝瓷杯,府中的下人皆是戰戰兢兢,心神不安。
女兒小喬先前也隨夫君周瑜一同來到了柴桑城,長住於娘家,見父親前所未見地大動肝火,不由上前問來。
一問之下,方知乃是此等情形,於是便跟喬國丈說道:“父親大人,不必動氣傷身,待我書寫信件一封,使人送往周郎處,看他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