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畫恢宏大氣,層次有致,格局遠近皆宜,一看就是精品之作。
說起文徵明,大家可以想到就是明代四大才子,祝支山、唐伯虎、文徵明、仇英,在影視之中,這四大才子風流倜儻,是江南的公子大少,但誰曾想文徵明家境貧寒,青幼年時根本不出名,到過四十多才出的名氣,一度他以臨摹王羲之為榮,後經人點撥,才形成自已風格,其書畫皆為世之頂尖,而其人品更是難得,商賈十倍求其書畫而不為,連魏忠賢求都予以拒絕,可謂文人氣節。
其書畫的造詣,甚至遠在唐伯虎祝支山之上!
拍賣火熱,叫價聲此起彼伏。
上一局至關重要,但如果贏了,那麼這一局也是決勝局。
王家自不馬虎。
林風再一次細細觀視,並且一直跟身邊的黑衣美女嘰嘰咕咕的,確定這畫作沒什麼問題,點了點頭。
一場爭奪就此展開。
可拍至中途,突然有人喊道:“此是仿作!”
一時紛紛傳開,王大宇一拍大腿道,“真是的啊,差點誤事!”
林風不懂,他指點說道,“你細細看向題畫的詩,是個藏頭詩,文徵明實話實說了,這是一篇仿作。”
聽此一說,林風望向那畫作的題詩,卻是寫道:”此情此景暗凡間,為甘為苦處仙境。仿仙似神去仙境,作東作西見如來。“
這四行題頭,不正是說“此為仿作嗎?“
林風恍然大悟,看來這古人就是不喜歡騙人,自己仿作的就大大方方說是仿的,隻是文人的方式,總有點 藏首藏腳的。
但就在那一瞬,黑衣人卻拉扯著他,然後林風眯起眼,暗中對王天成道,“王爺爺,這畫卷有蹊蹺!“隨即說道,”這詩裏也有提點,四行倒數第二字,卻藏著暗處去見,是不是提示這畫卷暗處另有真作?“
於是林風問道,“這鬆濤居景圖,以前有誰作過嗎?“
王大宇想了想,卻想不出有此相同之作。
這下疑問便來了,文徵明既說是仿作,可又是仿的誰?
而拍賣會經由此一鬧,舉拍者又變的少了起來,這拍價開始滯緩,當拍價超出四千萬時,已無人應 拍了。
王家和折扇年青人以及輪椅老人都放棄了。
林風鼓動王大宇道,“此作可拍,我認為這畫卷之中另有所藏。“
王大宇搖了搖頭 ,雖然也認為林風說的有一定道理,可是此為王家的黑龍三局最關鍵的一局,揉不進沙子。
因為你雖拍得了這件,但如果對方指出這是偽作,殘品贗品,那該判此人為負!
這畫卷就在眼前,這麼小,哪裏能藏有什麼呢?
可是主辦方為何會以此作壓軸呢?他們的信心又來自哪裏呢?
在拍賣師就要一棰定音之時,林風舉牌了,而且他舉牌不代表王家,而是自己。
“四千七百萬!“
“四千八百萬!”
哪知道自己一舉牌,輪椅老人也來勁了,緊跟著舉起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