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溝通:架起互動的橋梁(2)(2 / 2)

準備推動一項史無前例的改革方案。

對於溝通對象的前途或權益有重大影響。

宣示大家共同建立一種嶄新而強有力的企業文化。領導者在溝通之前,最好先思考一下下麵的各種問題。

我想做的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誰會接受到這信息,會引發哪種態度?

他們對這件事情應該知道多少?

溝通的時機是否合適?

溝通的內容是什麼?我想表達的重點是否清楚?使用的語氣與辭句是否恰當?

細節資料是否足夠或會不會太多?信息有沒有任何曖昧不清之處?

要求對方采取的行動是否清楚?是否需要對方回饋?

所提出的事實資料,有沒有經過求證?

采取什麼方式溝通最好?寫紙條、打電話還是當麵晤談?

4.展現管理者有想建立信賴關係的言談舉止

管理者可以借著互相稱呼對方的名字來塑造開放、友善和輕鬆的氣氛;管理者可以把辦公室的大門永遠敞開,讓下屬知道管理者真正隨時願意接受下屬和他溝通;管理者也可以用肢體語言表達願意放下身份的誠意。總之,隻要管理者願意,可以想盡一切辦法,讓下屬對自己和對上司有美好的感覺,管理者就贏在溝通的起跑線上了。

5.做一位好聽眾

溝通之道,貴在於先學會少說話。多聽少說,做一位好聽眾,處處表現出聆聽、願意接納對方的意見和想法的模樣。這時候,管理者會慢慢發現到下屬也比較願意接納自己,並且提供管理者所需要的答案和信息。

6、摸透下屬的心

一個團體或公司單位彙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作為領導,你想過沒有:這些性情各異的人為何會聚集在你的周圍,聽你指揮,為你效勞?

俗話說:"澆樹要澆根,帶人要帶心。"領導者必須摸清下屬的內心願望和需求,並予以適當的滿足,才可能讓眾人追隨你。

下麵是專家的分析,將大多數職員的共同需求總結出來,領導者對此要諳熟於心。

1.幹同樣的活兒,拿同樣的錢

大多數雇員都希望他們工作能得到公平的報酬,即:同樣的工作得同樣的報酬。雇員不滿的是別人幹同類或同樣的工作,卻拿更多的錢。他們希望自己的收人符合正常的水平。偏離準則是令人惱火的,很可能引起雇員的不滿。

2.被看成是一個"人物"

雇員希望自己在夥伴的眼裏顯得很重要。他們希望自己的出色工作能得到承認。鼓勵幾句、拍拍肩膀或增加工資都能有助於滿足這種需要。

3.步步高升的機會

多數雇員都希望在工作中有晉升的機會。向前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前途的工作會使雇員產生不滿,最終可能導致辭職。

除了有晉升機會外,雇員還希望工作有保障,對於身為一家之主並要撫養幾口人的雇員來說,情況更是這樣。

4.在舒適的地方從事有趣的工作

許多雇員把這一點排在許多要素的前列。雇員大都希望有一個安全、清潔和舒適的工作環境。但是,如果雇員們對工作不感興趣,那麼舒適的工作場所也無濟於事。

當然,不同的工作對各個不同的雇員有不同的吸引力。一樣東西對這個人說來是餡餅,對另一個人可能是毒藥。因此,你應該認真負責地為你的雇員選擇和安排工作。

5.被你的"大家庭"所接受

雇員謀求社會的承認和同事的認可。如果得不到這些,他們的士氣就可能低落而缺乏效率,使工作效率受到損害。雇員們不僅需要感到自己歸屬於雇員群體,而且還需要感到自己歸屬於公司這個整體,是公司整體的一部分。

所有的員工都希望公司賞識他們,甚至需要他們一起來討論工作,討論可能出現的變動或某種新的工作方法,不是通過小道消息而是直接從領導那裏得到這樣的信息,將有助於使雇員感到他們是公司整體的一部分。

6.領導別是"窩囊廢"

所有的雇員都需要信賴他們的領導者,他們願意為那些了解他們的職責、能做出正確決策和行為公正無私的人工作,而不希望碰上一個"窩囊廢"來當他的領導。

不同的員工對這些需要和願望的側重有所不同。作為領導人,你應該認識到這類個人需要,認識到雇員對這類需要有不同的側重。對這位雇員來說,晉升的機會或許最為重要,而對另一位來說,工作保障可能是第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