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認為,快速成長的公司未來必然是麵臨問題最多的公司,這一點非常的準確。因此,合理的成長目標其實就是一個經濟目標,而並非是一個體積目標。他還認為如果一個企業長期保持快速增長,那麼企業自身就會變弱,這樣的增長是非常不健康的,就會有緊張、脆弱以及因此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稍微有點風吹草動的話,可能就會給企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與巨人集團處於同一時代的三株口服液,當年可以說是遍布全國各地,幾乎所有的大街小巷、偏遠山村,都能看到三株口服液的廣告。但是因為他發展的勢頭過猛,導致各方麵的建設不完備,最後居然被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害”死了。這無疑是一個非常慘痛的事情,這個事情值得創業者進行思考。
可能創業者並不缺乏那些所謂的經驗教訓,我們不能沒有創業的激情,但是我們同時應該學會去內斂。我們與其在高速的發展中留下一大堆問題,還不如一步一個地腳印走下去,逐步前進。盡管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滴水不漏,但是我們更沒有辦法避免種種疏導的麻煩。因此,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需要穩抓穩打,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這樣才能讓事業變得更加的強大,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先站住,再站高”,創業者應該記住這句話。隻有先站穩腳跟,才有資格考慮將事業做大,這樣才能有機會讓事業變得更具實力。
做企業,需要不斷發展。但是,過快、不切合實際的發展往往會給創業者帶來種種的麻煩,最終導致失敗。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企業的失敗並不是因為決策的失誤或是遭受巨大的競爭,往往失敗的原因是計劃與具體實施的矛盾。所以,商人做企業,特別是在創業階段,要清楚求穩比發展更重要,要先站穩,然後再進軍,最後才看得遠。中國首富李嘉誠曾說過:“在擴張中不忘謹慎,謹慎中不忘擴張……我講求的是在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麵對風浪一定要挨得住。”
因此,每一個商人在為自己的企業進行目標規劃的時候,一定要符合實際。要清楚目標就是一個企業的發展方向,不是命運;是責任,不是命令,它並不決定事情未來的發展,而是應動員企業的資源和能量,以便更好地獲取未來的成功。因此,製定一個符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模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定的目標太高,企業就很難承受巨大的目標壓力,欲速則不達,甚至可能會出現各種類型的隱患。所以,在製定目標的時候,領導者要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否則,因為製定過高的目標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企業要對自己的能力與實力有一個具體的認識,要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要看到自己與別人之間存在的差距,然後,再量力而行,製定出與企業發展相符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