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組織管理心理(2 / 3)

二、領導心理與團隊管理

小成功靠個人,大成功靠團隊。——比爾·蓋茨

(一)錯誤的領導心理

人們總是以成敗論英雄,許多領導者盡管在事業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卻得不到下屬的承認和認可。其實這與每位領導的為人處世方法有很大關係,更和領導的心理有關。下麵介紹幾種最常見的領導心理。

1.大男子主義心理

拿破侖一生最有名的名言是:“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字。”可他哪裏知道,他一生的悲劇就在於這句話,因為正是這種信條導致了他過高估計自我能力。作為一名男性領導,其職位越高思考的範圍就越寬,他的決策常常從宏觀上定位、從大局上著眼,這就導致了領導和下屬看問題的著眼點不同,下屬投入50%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的事情,領導可能隻關注5%。

下屬最希望得到領導的肯定。一位優秀的領導,絕對善於詢問及積極傾聽他人的意見與感受。如果能隨時隨地仔細觀察並且重視他人工作上的表現,慢慢就可以清楚了解他人的想法及感受,進而加以引導和激勵。企業組織內部的維係要靠“同舟共濟”的精神力量,有些領導可以跟下屬稱兄道弟,同吃一鍋飯,但又不會輕易放權,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因為他們認為隻有自己才能把握好新生企業的命運。為凝聚整個團隊的力量,領導必須要講究民主,以調動各成員的潛力、工作積極性和熱情。

2.征服下屬心理

每個領導都有征服下屬的心理。其實這種心理很正常,關鍵是他的征服之心是否能自然地表露出來,並得到下屬的支持。要吸引人才,方法很多,但始終都擺脫不了一個“誠”字,要待人以誠。這個“誠”可體現在諸多方麵,例如對自己孜孜以求的人才要保持耐心,始終不慍不火,恭敬有禮,相信總有一天你會感動他的。誠到深處情自現,不見誠字不見情。要做一個出色的領導者,隻有他誠懇待人,寬以待人,才會獲得事業上的好夥伴,前進路上的好幫手。

3.雞蛋裏挑骨頭心理

如果讓諸葛亮這個擅長運籌帷幄、具有遠見卓識和氣魄的人去做決勝千裏之外的將士,跨馬揚刀,衝突於敵陣之中,顯然是不可思議的。因為諸葛亮的專長就是出謀劃策,而上陣殺敵隻能是張、關、劉之輩所為。相反若把趙、關、劉3人放在諸葛亮的位置上,同樣是用人非用其長。

有一類上司又可稱為吹毛求疵的上司,他們似乎有一種挑剔的心理,專門挑下屬缺點和錯誤,他們自己未必十全十美,卻要求屬下十全十美。一般識人之短容易,識人之長、說人好話並非易事。可現在見到更多的一種情況是:當一個雇員退休或逝世時,他的上司往往對他和他的工作說些好聽的話。但是,當他活著和在職的時候,從來沒有讚揚過他;相反,上司們總是吹毛求疵,動輒批評。因此,人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雇員議論他們的領導,說領導隻會大聲訓斥他們的錯誤,從來不表揚他們。這種抱怨多得出人意料,而且是來自那些多年來忠心耿耿地努力工作的那些人。

鬆下幸之助曾說過:“用人就是要用他的勇敢,必須盡量發掘下屬的優點。作為主管,就是要以求賢若渴的態度,對人才從大處著眼,從長處著眼,看人的本質、主流。當然,發現了缺點之後,也應該馬上糾正,以七分心血去發掘優點,用三分心思去挑剔缺點,就可以達到善用人才的目的。”

每個人都有缺點,即使不挑也還是存在。但是,除了缺點之外,每個人也還有長處。領導的正確做法應是揚其所長、避其所短,而不是反過來,以挑下屬的缺點為樂事。

(二)領導者必備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指領導者個人的性格、氣質、意識、情感價值觀等心理要素。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領導者工作成功或失敗的重要條件。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驅者伏爾泰說:“造就政治家的,決不是超凡出眾的洞察力,而是他們的性格。”領導者不是神,與其他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但當好領導,必須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沒有良好的心理,是難以卓有成效地開展組織管理工作的。

1.事業心與責任感

作為領導者應該有努力成就一番事業的奮鬥精神和熱愛工作,希望取得良好成績的積極心理狀態,認為事業的成功,比物質報酬和享受更為重要。它體現了領導者的信念,促使領導者在實踐中自覺地追求真理、實現目標。

2.自知之明與知人之智

正確地估計自己、正確地評價別人是一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品質,隻有這樣才能做到揚長避短、以人為鏡,克服主觀性和片麵性,更好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3.果斷與魄力

果斷與魄力是領導者應具備的意誌品質。它能夠使領導者自覺地調節與控製自己的行為、冷靜地分析麵臨的複雜問題並及時作出決策和周密考慮行動的方法等。當機立斷的魄力是領導者膽量和見識的綜合表現,也是時代強者的表現。在競爭激烈的今天,現代領導者麵臨著許多新問題,必然要應用其知識和智慧,綜觀全局,把握時機,作出抉擇,這就是當機立斷的魄力。如果優柔寡斷,就會錯過良機。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敏捷而準確地發現問題的症結;其次通過現象把握本質,權衡利弊得失;最後認準目標,當機立斷,拍板定案。

4.寬宏大量與知人善任

寬宏大量和知人善任是領導者應有的風格和氣度。領導者要能容人和用人,不斤斤計較,善於用人之長,堅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5.管理才能和創新精神

領導者要具有計劃、決策、組織、協調的能力。同時,領導者還要具有開拓者的創造精神,在新形勢下,不斷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觀點,提出新目標,樹立新作風,采用新方法。

(三)領導與團隊管理

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見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獅子來了;如果見到獅子在躲避,那就是象群發怒了;如果見到成百上千的獅子和大象集體逃命的壯觀景象,那是什麼來了呢?——是螞蟻軍團來了。這就是團隊的力量。

在團隊管理中,領導者作用的有效發揮對團隊績效是至關重要的。所謂團隊,就是由員工和管理層組成的一個共同體,該共同體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一個理想的團隊就像一台運轉良好的計算機,必須有高質量的硬件和優秀的軟件。團隊的硬件決定團隊的起跑速度;團隊的軟件則影響著團隊的耐力。沒有好的硬件設施,團隊是先天的畸形;沒有優秀的軟件,團隊則是後天的發育不良。團隊軟件是團隊的靈魂。硬件條件再好,沒有靈魂就是行屍走肉,湊合在一起也隻能是同床異夢,談何效率。

因為團隊管理涉及的問題麵很廣,以下幾個比喻有助於對團隊管理的理解。

1.團隊管理中的沙土與混凝土

如果有一車沙土從地王大廈(深圳最高的樓)樓頂上倒下來,對地麵的衝擊不會太大,如果把一車已凝固成形的混凝土從地王大廈樓頂上倒下來,其結果就大不一樣。團隊管理就是把一車散沙變成已凝固成形的混凝土。

2.團隊管理中的成分結構

沙子本身變不成混凝土,它還需要石頭、水泥、石灰、鋼筋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才能形成。一個團隊的人員知識結構、年齡結構、男女結構、工作經驗等都需要按比例配置。

3.團隊管理中的信任與水

團隊的基礎是信任,在混凝土的成形過程中,水起到融合的作用。團隊領導必須做到信任你手下的每一個人,相信其能做好每一件事,相信其會盡自己全力。士為知己者死便是這個道理,並且要讓團隊中的每一個人相互信任。

4.團隊管理中的領導者定位——攪拌工

團隊中其他人員相互不信任怎麼辦?給他們相互交流的機會,這在混凝土成形過程中便是一個攪拌的過程。攪拌的方式有很多,如培訓、出遊、討論會、文藝活動等。團隊管理者是一位攪拌工的定位,從另一種意義上也就是凝固劑的作用。

5.團隊管理中的收獲與樂趣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特長,如果把這些比作一本書,則每一個人都擁有一本別人不曾擁有的書。如果每個人都樂於共享,則每個人都可擁有更多的書,一方麵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麵提供了提高的機會。

三、領導藝術

一個充滿智慧的企業領導者必須學會運用一定的領導藝術,概括起來就是對人、對事、對時間的藝術。

(一)對人的藝術

一個領導者所麵對的人包括下屬、同級、上級和客戶。

1.對待下屬的藝術

古語言:“良主無棄士,良匠無棄木。”

(1)對“親者”應保持距離

“親者”是指與領導觀點相近,接觸較多者。開明的領導應與“親者”保持一定距離,這樣做有幾點好處:①有利於團結大多數;②有利於客觀地觀察問題,冷靜處理內部關係;③避免因容易遷就“親者”而陷入泥潭;④利於與下屬保持深沉、持久、真摯的關係。成功的領導者都是以一種超然的、不受感情影響的方式來看待與下屬的關係。領導者要提倡與下屬打成一片,赤誠相見,對下屬不分親疏,愛護團結,一視同仁。

(2)對“疏者”當正確對待

“疏者”是指反對自己或有不同意見者。領導應該看到“疏者”往往是自己避免犯錯和使自己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客觀、公正對待“疏者”,應有將“疏者”當作治療自己各種弱點、缺點的良藥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