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日本的本土人才才更加了解日本人的本土用戶,也才能夠更好地有的放矢去製定每一個策略,部署每一個步驟,這樣也才能夠讓公司發展得更加快速。
2006年11月,李彥宏到日本參加了新經濟領袖峰會,並且受邀致開幕詞和發表了主旨演講。當時的與會者主要是日本互聯網企業界的CEO。在峰會上麵,日本互聯網企業的CEO對百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主動與李彥宏進行溝通。
一個月之後,12月7日,百度正式宣布進軍日本。媒體則將百度的這一決定稱之為“中國企業走出戰略”的標誌性步伐。
讓李彥宏沒有想到的是,在日本,百度受到了比在國內更多的關注,而日本國家電視台一個和我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相似的節目,對百度登陸日本更是進行了長達三分多鍾的報道。
這樣一來,日本的其他媒體也開始對百度,對李彥宏進行了爭相報道,似乎要告訴全世界,百度必將在日本刮起一陣颶風。
在此之後,百度果然在日本快速發展,不負眾望,很快取得了讓李彥宏驚訝的優異成績。
在2007年的時候,百度以優異的業績表現受到了很多投資人的關注,其股票全年的累計交易額已經突破了1000億美元,平均每天就是100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在同年的12月份,百度更是第一次超越了中國概念股,進入到了全球科技股的全明星陣容裏麵,並且還入選了納斯達克100成分指數。
百度在資本市場上麵的出色表現,似乎也它在日本的發展提供了持續不斷的助力。但是,百度自從進軍日本市場以來,始終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總裁。
在2008年1月24日,百度的日本分公司正式開始運營,李彥宏也是第一次向外界透露了百度選擇日本分公司總裁的幾大必備條件:親和、年輕、善學、明決。
而且李彥宏還一再強調,百度日本分公司的舵手必須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為什麼李彥宏會如此安排,他說:“百度在中國成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更加依賴於一個本土化的團隊,那麼進入日本市場我們也是這樣認為的,我們必須要依賴日本本土的人才開拓市場,尋找機會,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品質。”
李彥宏也知道,隻有日本的本土人才才更加了解日本人的本土用戶,也才能夠更好地有的放矢去製定每一個策略,部署每一個步驟,這樣也才能夠讓公司發展得更加快速。
在此之後,經過大半年時間的尋找,終於有一個適合的人選出現在了李彥宏的麵前——他就是擁有長達10年互聯網搜索業務經驗的井上俊一。井上俊一在日本的互聯網領域頗負盛名,極具影響力,而且被稱為是“日本搜索第一人”。
自1998年起,井上俊一便在全球非常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Excite日本擔任首席技術官。在2004年的時候,他又加入到了雅虎日本,曆任搜索事業部部長、主管搜索業務的副總裁,負責雅虎日本所有的搜索產品,為雅虎在日本市場上成為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搜索引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年輕而富有決策能力的他,自然是完全符合李彥宏對於百度日本分公司總裁職位的設想,而由他來填補虛懸半年之久的百度日本分公司總裁的職位,想必也是非常合適的。
在2008年8月1日,井上俊一正式出任百度日本分公司總裁。李彥宏說:“井上先生在日本具有長達10年從事互聯網搜索業務的經曆,而他的技術和產品經驗,也必將為百度日本帶來嶄新的活力。”
不僅如此,當時時任百度負責國際業務的市場和拓展副總裁任旭陽也表示,井上俊一加盟百度之後,必將會促進百度日本各項業務的迅猛發展。因為找到了本土的人才,李彥宏也相信百度日本一定會和百度中國一樣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走國際化道路,我們就必須要尋找國際型的人才,而且還要組建國際型的團隊。談到國際化,李彥宏則更喜歡用“本土化”來形容。
李彥宏曾經對別人說過:“不要把進軍日本看成國際化,應該叫作‘本土化’才對。”從聘請井上俊一這一舉動我們也能夠看出,李彥宏希望用本土的人才搶占本土市場,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讓“外來”的百度更容易契合本土用戶的心跳。
人才的本土化,團隊的本土化,這才是“知彼”的根本表現。特別是在企業剛剛組建起來之時,取得發展、壯大的一個有利依托就是行業的團隊,可是當一家企業走出國門的時候,創業團隊似乎是難以迅速融入到國際快車道上的,甚至有的時候根本無法跟上國際的節奏,那麼這個時候就必須要由企業經營者組建“本土化的團隊”,能夠借助“外人”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