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在自己的領域始終專注(1 / 1)

風雲變幻的互聯網世界,前一時刻可能還是高歌前行,下一時刻也可能就會從頂峰跌落穀底。

“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這闡述的就是一種極致的專注精神。

那麼,為什麼需要專注呢?李彥宏如是說:人生是短暫的,可以做事業的時間更是有限的,可以支配的各種資源也是非常有限的。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那麼是需要非常專注的,隻有把主要精力放到一個地方.這樣才能夠比別人做得好。

2000年年初,剛成立的百度公司隻有七個人,在北大的資源樓裏麵租用了兩間辦公室,李彥宏為了不張揚,節省不必要開支,開張儀式更是沒有幾個人知道。

這個時候,中國互聯網正是群情沸騰的時候,人們把。com常常掛在嘴邊,能夠把燒錢看成是一個公司實力的雄厚表現,而且還成為公司成功上市的重要標誌。

自1999年7月12日,有著“中國互聯網第一股”之稱的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募得9600萬美元之後,新浪、搜狐和網易等也開始進行排隊,等待著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而另一方麵,大批“海歸”攜帶著輕而易舉募得的千萬,甚至是上億資金回到了中國,創立了成百上千的互聯網公司。他們一回來,就開始瘋狂燒錢,鋪天蓋地的進行廣告宣傳、各種免費服務、高昂的薪水誘惑、豪華的寫字樓,等等。

也就是在這樣一輪輪燒錢狂潮當中,門戶網站可以說是大受追捧,而剛剛成立的百度公司則顯得非常不起眼。特別是百度的搜索引擎業務更是沒有人看好。

李彥宏還清楚地記得,當他和別人聊起百度業務的時候,大多數時候,李彥宏得到的都是別人不以為然的表情。

在人們的理解當中,就連互聯網標杆公司雅虎都能夠在1998年將搜索引擎功能模塊外包了出去,專攻郵箱、新聞等業務領域,也就說明,搜索引擎已經過時了,可以說沒有什麼開發的市場了。

可是,就在市場陷於狂熱的時候,李彥宏則帶領著一幫技術人員,埋頭開發百度第一代搜索引擎產品。也就是在經過了四個多月的艱苦奮鬥之後,5月份,百度開始能夠為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服務,並迎來了第一個客戶——矽穀動力。

風雲變幻的互聯網世界,前一時刻可能還是高歌前行,下一時刻也可能就會從頂峰跌落穀底。

世界互聯網泡沫破滅開始於2000年3月份,7月份的時候,就已經蔓延到了中國,浮華過後逐漸出現了猙獰麵容,很多曾經風光無限的互聯網公司就這樣一批批倒下了,即使僥幸生存下來,也都是元氣大傷。

也就是在這樣一片愁雲慘霧當中,李彥宏等人依舊專注於一件事,那就是中文搜索引擎。

因為,在李彥宏看來,這件事情,重要性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佩服,也許就會在未來若幹年當中,我們沒有必要花精力去和別人解釋我們要做什麼,而應該花費精力去思考如何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

在2002年,百度從北大資源樓搬了出來,遷到了海泰大廈,技術隊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充。

2004年,百度員工增加到400多人。而就在此之前,百度也實現了它發展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轉型,從搜索技術提供商轉型成為了獨立的搜索網站,並且成功地實施了意在升級搜索技術的“閃電計劃”。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圍繞著“搜索引擎”來進行的。

2005年,中國互聯網經受住了生死的考驗,從而迎來了它的第二個春天。百度則憑借著專注的精神,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它也從海泰大廈入駐到了位於中關村黃金地段的理想國際大廈,員工人數更是超過了700人。

也就是在這一年時間裏,百度更是迎來了其發展史上意義重大的一個裏程碑事件: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風光上市。百度的股票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追捧,融資超過了l億美元。

百度股價定價為27美元,結果開盤之後就一路上漲,最後收於122.54美元。這樣高的股價,也讓人們開始紛紛進行猜測,百度將如何施展並購活動呢?

因為,不管是出於股價帶來的壓力,還是出於百度做大做強的願望,似乎也隻有並購才能夠讓百度公司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規模、增加收入。但是,李彥宏的舉動則再一次讓人們大跌眼鏡,因為李彥宏還是隻專攻搜索引擎。

專注,最後讓百度獲得了加倍的回報,也讓百度迅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最大的中文網站,而且還在中國的搜索市場上拿下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可以說,百度已經實現了眾多中國企業夢寐以求的目標,李彥宏在中國本土已經打敗了來自美國的搜索巨頭—穀歌和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