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李明遠又主導開發了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社區的“三駕馬車”開始並駕齊驅。李明遠已經成為了百度首批,也是為數不多的產品架構師之一,擔任百度產品決策委員會的成員。在社區開發上升到達頂峰的時候,李明遠深受李彥宏器重。
2007年10月,年僅24歲的李明遠成為了百度電子商務有啊團隊的第一人。在出色地完成百度有啊和支付工具上線之後,有啊團隊獲得年度總裁特別獎。結果,2010年3月,李明遠的辭職讓人頗感意外。
2011年,李明遠再一次回到了社區開發領域,擔任UC優視產品副總裁,打造“移動互聯網社交平台UC樂園”。而且還作為國內社區產品開發的領先人物,術業有專攻,離開百度的李明遠為了延續自己的社區夢想,也是一次自我空間的更大拓展。
盡管離去,但是百度對於他們的意義卻非同一般。崔珊珊曾經說過:“技術是需要通過解決問題慢慢培養出來的。就好像打籃球,必須要整天和邁克爾·喬丹一起打拚,而且贏過他,那你的自信心肯定非常強。姚明就是在去了美國之後自信心越來越強的,因為這是和大鯊魚一起打拚獲得的。”李明遠也非常感謝百度自由的工作環境:“隻要你自己勤奮,就會有一大堆的機會等著你去嚐試。百度給了非常大的自由度讓我們能夠創新和實踐,而這些則可以歸結為機遇。另外就是當時團隊之間的相互學習,基本上是不會造成某一個人特別突出、厲害的。”
李明遠在談到自己辭職原因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其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複雜,我在公司做了六年,我就是感覺人生十幾年都在一個地方待著會落伍,我想出去看一看,特別是想出去念書,辭職之後我去念了EMBA。”
早在2007年,馬雲就對自己的創業團隊和公司高管采取了輪休學習計劃,這對阿裏巴巴的人才保留和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事實上,2010年4月,百度宣布啟動高管培訓計劃。百度決定每年選派一到兩名高管赴歐美頂級商學院深造,2010年加入百度、現任副總裁的任旭陽首當其衝,於2010年6月赴美國斯坦福大學脫產學習了一年的時間,學習期滿後將繼續回歸百度。深造進修,這對於已經出現了職業倦怠的團隊而言,無疑是恢複活力的最好途徑。
對於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來說,員工與企業的“七年之癢”顯然是存在的。在“癢”成為“痛”之前,企業必須要積極主動地“撓癢”,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