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分擔與共享,形成最良好的團隊素養(2 / 2)

為什麼百度卻一直流行著“部門崗位有分工,責任困難無邊界”的積極因素呢?這並不是百度天生具備的。

2007年,在百度擁有幾千名員工的時候,李彥宏也遇到了同樣的難題。2007年的某一天,一位公司的總監找到李彥宏審批簽字,無意之中發現了一句牢騷:“這個跨部門項目要是能夠溝通順暢,半個月也就完成了,可是個別部門總是和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結果就整整拖了一個月,咱們現在的溝通成本是越來越高了。”這樣的一句抱怨話引起了李彥宏的重視,他開始在不同的場合反複強調和提倡部門之間的分擔和共享。

百度每年的年度大獎裏麵有這樣一個獎項—最佳百度團隊,打破了部門界限、跨部門通力合作成了這項獎項的主要考核指標。

不僅如此,百度還專門成立了百度分技術委員會(NSTC),這並不是一個行政性組織,而是一個百度內部共享技術和製度的平台,百度整體團隊的智慧寶庫。NSTC受到百度每一位員工的高度重視,每一個人都願意為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經驗,也正是這樣的一個組織為一個個剛剛進入百度的員工和新建的部門的成長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指導和借鑒,避免了重複建設或重複犯錯,更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成長速度。

部門合作共享的前提是擁有共同的利益,李彥宏曾經說:“很少有一家公司像百度這樣,7000人隻做一件事,那就是搜索,所以我們之間沒有部門利益,隻有整體利益。請大家時時記住Break all the wall。”

由此可見,一個團隊的強大,必須要打破部門之間的樊籬,切忌各自為政。在企業的部門之間,“各家自掃門前雪”,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想法。

分擔和共享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托爾斯泰說過:“神奇的愛,會使數學法則失去平衡。兩個人分擔一個痛苦,隻有一個痛苦;兩個人分享一個幸福,卻可以擁有兩個幸福。”

李彥宏曾經說過:“業內頂尖高手盡是身邊同事,每個新人都有一位導師,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是絕對高水準的專業學習機會。”李彥宏從來都不會以個人英雄主義來代替團隊作戰,李彥宏認為:“我覺得40歲以後我本人的創造能力會下降,需要依賴其他人去完成這些技術創新工作,而且我也一直非常希望可以找到這樣的人,不管是總裁也好,CEO也好,他也許就是百度人,也許是空降人。隻要他能夠為我分擔更多的事情我會感覺非常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