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開發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同樣的重要(2 / 2)

2006年12月李彥宏正式宣布進軍日本的戰略計劃。實際上,早在5個月之前,日文搜索引擎的研發就已經緊張開展了。經過9個月的高效執行,2007年3月,百度日本測試版如期上線公測。但是,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百度的Spider快速連續密集的信息抓取對日本小網站和論壇造成壓力和影響,導致出現了“Spider事件”。

就這樣,在“財大氣粗”地加大對日本分公司的各項投入的同時,百度也想方設法尋求百度日本公司的本土化。

2007年的時候,索尼前董事長加入百度董事會,任獨立董事;2008年8月,原雅虎日本的副總裁井上俊一也欣然擔任了百度日本總裁。盡管如此,李彥宏還是做好了“短期內,我們不會對百度日文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做具體要求”的準備。

在東征日本市場的同時,李彥宏也絲毫沒有放鬆對中國搜索市場需求的深層次挖掘。百度搜索功能正在逐漸細分化,產品也更加專業化,服務更是越來越個性化。

從2006年開始,百度空間、國學頻道、法律搜索、搜藏、視頻搜索、專利搜索、統計數據、遊戲平台、財經頻道、專利搜索、百度娛樂、百度安全中心、語音頻道都紛紛登上舞台,全方位地滿足了用戶的不同需求,多角度地完善了用戶的體驗。

百度的搜索領先地位確立之後,李彥宏卻出現了另外一方麵的考慮。在2006年,據數據顯示,中國的網民數量和GDP都已經超過了英國,但是中國互聯網的搜索廣告市場卻隻有英國的1/5.

李彥宏說:“媒體上麵報道中文的搜索量很有可能已經超過了美國。這麼大一個搜索量的情況下,整個付費搜索市場是這麼小,實際上意味著大量的搜索量被浪費掉了。”麵對中國現階段很小的付費搜索市場,李彥宏相信百度領先的技術背景以及龐大的網民行為數據,能夠讓百度擁有深度的滿足市場需求的絕對優勢,所以,需要的是市場進行的開發和引導。

在2009年百度技術創新大會上麵提出的“框計算”更是為用戶提供了一張智能式的搜索模式。“用戶隻要在框中輸入需求,係統就能明確識別這種需求,並將該需求分配給最優的應用或者內容資源提供商處理,最終返回給用戶相匹配的結果。”

搜索、判斷、甄別、決定,一係列的行為都將會由百度“框”完成,相信百度用戶搜索信息的體驗會變得更加完美。

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盡管百度已經身價不菲了,但是隻有在市場開發上麵堅持創新和深掘,百度的基業才能夠永遠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