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與穀歌的競爭和合作過程中,李彥宏把這種韜光養晦的策略發揮到了極致。2004年百度在中文搜索中的霸主地位已經確立。4月,中國搜索引擎調查結果表明,百度已經壟斷了中文搜索市場月,Alexa的網站排名也顯示,百度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網站。這個時候,原本掉以輕心,甚至有一些不屑的穀歌開始正視百度逐漸強大的事實,穀歌的高層也開始密謀,希望能夠把百度給控製住,甚至希望能夠把其收入囊中。
當時,百度正在進行第三輪的融資。於是,穀歌趁機而入,對百度注入500萬美元的資金,獲得了百度約2.6%的股權。而李彥宏麵對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則欣然接受了穀歌的投資。之後,這一消息立即就登上了國內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業界紛紛認為“李彥宏把百度這頭豬養肥了,到了賣的時候了”。在媒體這種口徑一致的暗示和明示下,穀歌也終於可以放下心中的石頭,長籲了一口,因為穀歌認定,隻要通過慢慢地滲透,收購百度是遲早的事情。隨後,穀歌又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納斯達克的上市中去了。
殊不知,這一舉動恰恰是李彥宏的緩兵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麵對外界的猜測他不做解釋貌似默認,但是在暗地裏卻另有打算,其實百度謀求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在私下裏緊鑼密鼓地進行。直到2005年夏天,百度上市之路已經昭然的時候,穀歌才開始恍然大悟,但是卻為時晚矣,隻能夠扼腕長歎。
李彥宏曾經為創業者傳授了幾點製勝的法寶,其中“在不需要錢的時候借錢”“向前看兩年”“不要過早地追求盈利”這幾句經典創業名言就已經非常好地詮釋了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思路。
向前看兩年,能夠保持一種對未來和市場的預感;不過早地追求盈利,根基牢固之後才能夠用獲得穩定而持久的競爭優勢;在不需要錢的時候借錢,未雨綢繆,才能夠永遠保持企業的主動權。
在百度初期,李彥宏要求員工人手一本《矽穀商戰》,其中李彥宏總結出來的商業策略在百度中運用得淋漓盡致。李彥宏創業以來,韜光養晦就是他所奉行的商業策略。該出手時才出手,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不管是盈利還是上市,對於百度和李彥宏而言,都是水到而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