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企業家精神篇(13)(1 / 2)

這14條管理原則可以適用於一切管理活動。有一點值得注意,在管理上沒有什麼死板的絕對的東西,運用時最主要的是尺度的把握。他說:原則的應用“是一門很難把握的藝術,它要求的是智慧、經驗、判斷和注意尺度”。經驗和智慧相結合以掌握尺度的能力是管理者的主要才能之一。

原則是響當當的條例,也是企業不變的靈魂。一個企業、一個組織人員可以調動,人員的做事風格可以不同,但靈魂的旗幟不能變。因為它在激烈的商海競爭中比千軍萬馬還要重要。

——日本麥當勞株式會社名譽社長藤田田

管理心語

日本現有上萬間麥當勞店,一年的營業總額突破40億美元大關。擁有這兩個數據的主人是一個叫藤田田的日本老人,日本麥當勞株式會社名譽社長。

藤田田1926年生於大阪,1965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係,畢業後在一家大電器公司打工。1971年,他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經營麥當勞生意。1971年創立了日本麥當勞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該公司的總經理。此外,他也是日本一家跨國大型玩具店的副董事長。

藤田田有“銀座獵人”之稱,其實其經營哲學很簡單,那就是“勝者為王”。對於重視過程勝於結果的日本企業界來說,膽敢說出這種經營理念,顯然需要相當大的勇氣。藤田田在《勝者為王》一書中寫道:“失敗者的美學,隻有在文學世界才有意義。我很想大聲問問那些人:‘光靠文學能吃到飯嗎?能賺到錢嗎?”他這樣說並不意味著他隻是個為了成功而不惜使出卑鄙手段的生意人,事實上,藤田田的美學是架構在堂堂正正的方法上,以正當的手段贏得勝利。

1971年,藤田田在銀座開設第一家麥當勞快餐店,僅十多年的時間,該公司已爬升到外資食品產業的龍頭地位,1998年度的營業額更急速躥升到約2500億日元。

用正當的手段求勝,一旦勝利就可以名留青史,這就是藤田田的經營理念。他不時地告誡自己,不可以把失敗歸於他人、經濟不景氣或是運氣不好。

管理實踐

在遼闊的草原上,每當第一縷陽光出現,獅子和羚羊就開始進行賽跑。獅子發誓要追上羚羊,因為追上羚羊,它就可以把它們當作自己的食物。羚羊一定要跑得比獅子快,否則它就會成為獅子的美餐。羚羊之間也在進行著殘酷的競爭,跑得最慢的羚羊成了獅子的食物,而其他羚羊就可以暫時幸免於難。這就是動物界的殘酷競爭。商場上的競爭也同樣殘酷,隻有在競爭中取得勝利的企業才擁有話語權,隻有勝者才能為王!

在“勝者為王”的時代,競爭意識就顯得格外重要。競爭意識可以激發人們的鬥誌,進而使之發揮出巨大的潛能,創造出驚人的成績,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法國的一個著名公司總裁位置空缺,候選人有兩個,一個是公司的第二號人物,一個是第四號人物。第二號人物非常自信,他覺得憑自己的成績擔任總裁毫無問題,沒有必要進行競選活動。而第四號人物,其劣勢反而激發了他的鬥誌,他決定向公司證明自己正處於業績的高峰期。為此,他製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積極拜訪公司下屬的地區分部經理,和每個董事詳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結果,短短的三個月時間竟然創造了3700萬元的營業額,而此前,公司平均每月的營業額還不足500萬元!結果,第四號人物順利成為總裁。在談到他創造的這個銷售“奇跡”時,他說:“當時感覺自己充滿了鬥誌,全身心都投入到這場‘戰鬥’中,每天睡眠時間不到三個小時,可從來沒有覺得困和累。”

在變幻莫測的商海中,很難設想一個企業一次成功就永遠成功。在企業界,生與死、成與敗,都是競爭的結果,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規律。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年年都在發生變化,有些企業從中消失了,又有一些企業擠了進來。企業家也是這樣,有些企業家沉下去了,又有些企業家浮了上來。

在經濟趨於全球化的條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格外激烈,也格外無情,“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企業家缺乏競爭意識,就很可能從殘酷的競爭中敗下陣來。所以,在“勝者為王”的年代,競爭意識格外重要。

——美國女企業家凱瑟琳·克拉克

管理心語

凱瑟琳·克拉克開創麵包公司之初,就公開宣布,公司經營原則隻有一條:“以誠取信。”為此,她規定公司生產的麵包如超過3天不得出賣,凡是超過3天沒賣出去的麵包,由公司收回銷毀。這樣的規定雖然給公司增加了不少麻煩,並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由於信譽好,麵包新鮮,結果銷量直線上升,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客戶,凱瑟琳麵包公司的生意因此越來越好了。

有一年秋天,加州發生了水災,糧食緊缺,麵包一度脫銷,許多人因買不到麵包而挨餓。盡管如此,凱瑟琳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動搖,照樣派人將超過3天的麵包從各個銷售點收回來。一次,貨運員從幾家偏遠的商店收回了一批過期麵包,在途中被一些饑民截住,他們提出要購買車上的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