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以後打算怎麼辦?”劉星問。
蘇小綠內心很是掙紮,她不想放棄複仇,但是現在仇人的情況再複仇還有什麼意思?
最後再找到他的家人嗎?那還有什麼意思?要找他的家人報仇嗎?
仇恨綿延永無止境!但是不報仇她心裏怎麼能放得下?怎麼對得起自己?該怎麼對自己交代?
沒有答案。
蘇小綠沒有答案,劉星沒有答案,女仆豔豔也沒有答案,劉虎也沒有答案。
這一切的答案都要看你的人生態度、處事原則是什麼了。
但這個態度和原則又都是那麼的模糊,沒有標準,不固定,甚至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像兒隨時改變。
可能自己覺得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吧,反正他已經得到了懲罰,自己心裏過得去就行了。
但是這時有個人冒出來說:“不能就這麼算了,要是換做我,一定會找到他的家人,
趕盡殺絕,才能解自己心中之恨。”
你如果受到了這句話的影響,你心中的怒火就會經久不滅,直到你發現最後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憤怒了,才會明白,自己是在為別人的一句話而複仇!
這些都是那些內心不夠強大,不能完全相信自己,不能堅定自己的想法的人才會去做的。
然而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有幾個?能真正不受他人影響的人又有幾個?
恐怕是沒有,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別人的影像,有時你相好的一個決定,會因為內心懼怕別人的反應而放棄,
或者為了迎合別人,去做自己本來不打算做得事情。
生活在人與人的世界裏,誰能夠完全不受別人的影響?
蘇小綠此刻要做的決定很是艱難,放下嗎?這個放下的決定能夠經得起別人的意見的影響嗎?會不會在以後的時間裏為此後悔呢?
但是不放下,會不會在以後的時間裏自己後悔呢?
沒有答案,人生許多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
你現在做得決定,要到很久以後才能有結果,然而現在的你卻看不到,所以做決定很難。
有什麼樣的決定,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就要看你自己內心需要的結果是什麼?
你能包證這個結果是你內心真正想要的結果嗎?
不能,或許都是模棱兩可。
所以,人不斷地尋找自己的意義。尋找人生意義的過程和目的,
就是為這一切的不確定尋找標準和原則,尋找內心真正想要的。
人生意義,大抵可能就是生存和生活兩種。
如果你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或許就會滿足於生存的需要,這樣的人不容易有恨,
他們會很容易滿足,是外人看這樣的人太過辛苦,把自己的不滿強加給他,
才讓他感覺到不公平,感覺到仇恨。
如果蘇小綠堅持這樣的原則,就會很容易做出決定——放下仇恨。
畢竟她現在活著,她回到了家,現在很安全,而且父親給她留下來的房子也保住了。
這樣做也很符合生存原則,或許她還會感激當初他的不殺之恩。
但是,如果蘇小綠堅持的原則是生活原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