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裏有的孩子們快樂又說又笑;有的個別學生就不是這樣了。孩子們其實很簡單,也很單純,當他們的內心世界載入不該有的事情的時候,有時就成了一個無法解開的心結了。這對他們有較大的影響。
隨著現代社會的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增長,人們都在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著。工作的忙碌肯定就無暇顧及家人,為了省事省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孩子讓別人看管,哪怕是花錢呢。私立學校就是送孩子最好的去處了。
一般送去私立學校的孩子大致分為這幾種情況:
1,父母工作或做生意太忙,沒有閑暇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孩子,送去私立學校管吃住,家長省心。
2,成績差,在家愛玩電腦遊戲,家長管不了。送去私立學校讓老師管。
3,淘氣搗蛋,經常在家或原學校惹事生非的。
4,希望孩子來縣城上學,能夠出人頭地,以後能考上重點初中的。
其實進入私立學校的孩子有不少是問題學生。他們有的因為成績差而經常受到別人的嘲諷,變得自卑,不敢麵對現實的,他們隻能尋求學習以外的新的適合自己的,能讓自己在那裏找回自尊,那就是網絡遊戲了。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裏無所不能的自己。孩子們的心得到了滿足。他們不再與家長老師溝通交流,不再挨訓斥。家長實在沒辦法了,隻能讓他們離開家離開電腦遠離遊戲。送到私立學校。
孩子的本性就是適應和改變。當一個人在新的環境中無法鏈接以前的事情,那他就會在現有的環境裏尋找新的希望。
姚東老師對孩子們的心裏變化密切關注著。尤其是舉動異常的學生,在開學之處就有學生哭鬧這是常有的事,一般情況不到一周,學生哭鬧行為自然消失。融入進來。
可是就在前幾天有個剛轉過來的學生引起了姚老師的關注。他每天哭著說要回家,問他回家幹嘛?他說他想他的親媽了,後來姚老師就打電話給他的家長,等家長來了才知道來的是他的新媽媽。原來的親媽在網絡裏聊天跟人家跑了,後來和他的爸爸離婚了。離婚後這個孩子的親媽過得並不幸福。想複婚,男方沒有理會她,後來經人介紹娶了現在的媳婦。這個孩子的新媽對他特好,給他買衣服,鞋子,什麼的。孩子感覺挺幸福。
就在上半年孩子的親媽處於一種辦報複心理,偷偷在學校把孩子接出去了,給孩子買了一些吃的,還給他十元錢。並給孩子說了一些子虛烏有的事,說現在家裏的新媽不是好東西怎麼不好,怎麼壞等等吧。但是孩子真實的感受卻不是像親媽說的那樣。回來後家人說的親媽怎麼怎麼不好,想跟著親媽吧,他也知道親媽另組了家庭而且親媽說了不要他。孩子的思維邏輯混亂了。
當姚老師了解了這個情況後,及時與孩子溝通。她把孩子叫到了辦公室裏,讓孩子挨著她坐在下後,她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交流起來。
“你的衣服真好看誰給你買呀?”姚老師試探著問。
男孩說:“我新媽”。
“褲子和鞋呢誰給你買的?”姚東老師緊跟著追問道。
男孩低著頭喃喃地說:“也是現在的新媽買的。”
姚老師緊接著又問:“新媽好不好啊?”
“有時好有時不好。”男孩把頭低的更低了。
姚老師裝作不知道的問:“好我知道是給你買吃的、買穿的、買書包什麼的。那不好又怎麼解釋呢?”
男孩好像知道自己把話說過了但是又不得不說,隻得小聲說:“她有時候說我唄”。
“因為什麼事情說你呢?不會是你因為你調皮搗蛋犯錯的時候說你吧?”姚老師反問道。
男孩點點頭不再出聲了。姚老師撫摸著他的頭關心的勸說道:“孩子你現在就好像一棵正在成長的小樹,長出一個個的邪之外搽,需要把把多餘長出來的枝條剪掉,但是剪的時候會多少有些疼的,你才能長得更高更好。媽媽這是在幫助呢?懂了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