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學與市場營銷親密接觸催生情感營銷術
當代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經曆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賣方市場時代,消費者缺乏選擇權。第二個階段,消費者成為上帝,企業淪為臣民的產品競爭時代。產品差異化登峰造極、價格戰如火如荼、終端爭奪硝煙彌漫……激烈的競爭讓企業掌握了各種營銷技巧,而消費者則對各種營銷手段幾近麻木。
於是,人們開始反思我們的市場,究竟怎樣才能挽回消費者的心成為商務人員日夜思考的問題。營銷,已不是簡單地僅僅關注於產品本身,當它與心理學相結合時,催生了情感營銷術。營銷,是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情感,不僅要把產品賣到消費者手中,更要把產品賣到消費者心中,從“讓你喜歡”到“我就喜歡”!
情感營銷術,是指在產品相對成熟的階段,在品牌的核心注入情感,增加品牌的核心文化,並在產品營銷的過程當中,通過釋放品牌的核心情感能量,輔以產品的功能性及概念需求,打動消費者,誘導消費者心靈上的共鳴,寓情感於營銷之中,讓有情的營銷贏得無情的競爭。保持產品在穩定上升的過程中有爆發性的增長。簡言之,情感營銷就是把消費者個人情感差異和需求,作為企業品牌營銷戰略核心,通過借助情感包裝、情感設計、情感廣告、情感促銷等策略,來激發消費者潛在的購買欲望,以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從消費者的情感需要出發,喚起和激起消費者的情感需求。
眾所周知的賦予玩具娃娃以生命的美國玩具商,就是利用“情感營銷”征服顧客的典型。他為了打開取名為“椰菜娃娃”玩具的銷路,把“椰菜娃娃”塑造成有生命的玩具娃娃,顧客購買時不是僅僅購買,而是“領養”。顧客購買時要簽署“領養證”,保證好好地照顧它。更為有趣的是,每個“椰菜娃娃”還附帶有“出生證明”,上麵印有姓名、手印、腳印、屁股上還蓋有“接生人員”的圖章。在美國一些城市,還設立了所謂“娃娃急診醫院”,那裏的職員都裝扮成醫生和護士,“椰菜娃娃”被放在搖籃裏或育嬰箱裏,等待收養,它的衣服也和真的嬰兒一樣。這些擬人化的處理,做得惟妙惟肖,使人感到真實、親切,無形中把顧客與“椰菜娃娃”在感情上聯結了起來,滿足了顧客特別是兒童的心理需求,因此,這種有“生命”的玩具便成了搶手貨。
這就是“情感營銷”的魅力。在“情感營銷”風靡全球的今天,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情感營銷的關鍵環節。一般來說,情感營銷包含情感產品、情感商標,情感包裝、情感服務、情感促銷、情感廣告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營銷界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水桶理論:“一隻水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同樣的道理,一個企業的品牌情感行銷活動與顧客互動的水準有多高,也是要看該企業最低一塊木板。“情感產品、情感商標,情感包裝、情感服務、情感促銷、情感廣告”這幾大木板,哪一塊木板是最不完善的。也隻有我們不斷地找出比較短的木板,才能完善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紐帶。下麵我們就逐一來看各塊“木板”吧!
2.開發情感產品
在大部分商品已成為買方市場,不同企業生產經營的同類產品在質量、性能等方麵已無大的差別甚至與某些進口的同類產品比較也是如此的情況下,消費者購物選擇的標準就由通常的物質實用性指標過渡到精神享受性指標上,即強調產品在具備基本功能、滿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注重情感需要,追求滿足其心理需求,這就是所謂的情感產品。
比如以前的商品住宅樓,廚房無排油煙通道,衛生間沒有洗澡設備,安裝電視找不到天線插座……用戶買到手的充其量隻是“半成品”,若不進行必要的“續建工程”,是不能使用的。這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不僅推遲了房屋的使用時間,而且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對此,一些精明的開發商吸取教訓,在開展市場調查、認真征求用戶意見的基礎上,設計開發並向消費者提供房屋的“產成品”:從寢室的臥具、客廳的用具、廚房的炊具、衛生間的浴具以及地麵、牆壁、屋頂的裝飾等一應俱全,使房主拿到鑰匙就可以入住,從而深受人們的歡迎。據有關資料統計,“產成品”商品房比“半成品”商品房,銷售增長率高出十多個百分點。這就是人們針對現實情況,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成功開發情感產品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