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管Napster案的結果如何都不能改變Napster後麵的技術和思想給互聯網帶來的影響。“魔鬼”已經鑽出了魔瓶,而魔瓶也已經被打破了。對於唱片界來說,至少它們銷售唱片的方式被徹底改變了。下一個可能是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壓縮技術和寬帶網絡將使得人們會在網絡上輕易地傳輸整部電影。
事實上合法化的網絡上已經出現了許多試圖推出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的公司,譬如由Napster的創辦人之一創辦的lightshare.com和Flycode.com。P2P對於唱片商來說的確有吸引力,如果它們能夠從用戶身上收費的話。對於利用諸如一個集中的站點提供收費的mp3音樂下載,用戶每次從網站下載的時候,網站都必須向電信交流量費,而使用P2P則使得這部分費用不再存在了。因此唱片商獲得更多的利潤,用戶也應該可以得到更便宜的音樂。
從某種意義上說軟件也好像預測到了大規模盜版和文件共享可能帶來的影響,這主要歸功於開放源碼軟件給軟件業帶來的“頭腦風暴”。在亞洲和東歐,軟件業已經在反對盜版上打了敗仗。這也正是微軟極力推廣一種“軟件注冊模式”,把軟件作為按月付費的服務出售,而不再是像過去那樣出售容易複製和盜版的硬拷貝。
當然,對所謂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還是有很多質疑。P2P的這種文件共享功能似乎沒有帶來什麼附加值,盡管這個過程可能是非常有趣的。從另一方麵來說,這項技術可能被用來推動人們重新參與互聯網、創造他們自己的內容,這也許是價值所在。所有的社區網站都有一個“夢想”,讓用戶互動來產生內容,但是由於由上而下創建的社區的最根本上的問題,這種夢想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P2P或許可以改變這一點。
Napster創造的奇跡同時也是揭示了在互聯網時代普通人也具有改變整個世界的能力。當範寧在波士頓的東北大學校園開發Napster的時候,他隻不過是想和他在維吉尼亞的朋友共享MP3歌曲文件,而現在這個小軟件改變了整個世界。
新的冒險
Napster曾是火極一時的音樂分享網站,這一次,它的創始人範寧創立了Rupture網站,他的目標是把社交網站帶到火爆在線遊戲,比如魔獸世界。
專家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領域,因為數百萬的遊戲者通過遊戲彼此集結成社區,但是由於私人軟件的限製使得這些社區不能擴大。
對於他而言,關於Rupture的想法來自於參與魔獸世界遊戲的過程中,這個遊戲有750萬用戶。他越來越覺得,對於玩家而言,要組織遊戲或知道他人身份並不是那麼容易。
現在,他已經從Ron Conway 和Joi Ito那裏獲得了種子資金。Conway曾經是Napster的投資者,後來又投資了Fanning創建的SnoCap,一家音樂商店,最近和MySpace形成合作。
事實上,在魔獸世界以及其他遊戲中,用戶也可以設置姓名和個人資料,但是並沒有人把這些服務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而Rupture將會設定一個個人或者是群組的等級,讓遊戲和聊天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