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可忽視的客服溝通能力(1 / 3)

先來看這樣一則故事:

“老板,青椒辣不辣?”麵對顧客的這種詢問,賣青椒的往往有以下四種答案。

第一種答案是:辣。

第二種答案是:不辣。

第三種答案是:你想要辣的還是不辣的?

第四種答案是:這一堆是辣的,那一堆是不辣的,隨便挑。

第一種答案的結果可能是,碰巧買青椒的顧客這兩天上火,這樁買賣也就黃了。

第二種答案的結果可能是,湊巧買青椒的顧客這兩天想開開胃口,這次生意也同樣沒能達成。

第三種答案的結果可能是,本想以銷售技巧進行二選一反問,結果遇見較真的顧客,結果很難預料,這種回答的成功率是50%。

第四種答案的結果無疑是最佳的,這個答複不言而喻,其成功率幾乎是100%。

對於銷售辣椒的商販來說,用什麼樣的言語去回答顧客的上述詢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交易的成敗。著名推銷大師戴爾·卡耐基曾說:“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於知識和技術,另外的85%則取決於溝通——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可以說,沒有相應溝通能力的人將無法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而對於主要需要靠溝通來招攬生意的網絡賣家來說,溝通能力就更為重要了。

一、具備端正的溝通態度

1.禮貌服務

賣家應該給顧客留下禮貌、熱情的第一印象,雖說網上與顧客交流是看不見對方的,但言語之間還是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禮貌。如在顧客谘詢時,先來一句:“歡迎光臨,請多多關照。”或者:“歡迎光臨,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忙嗎?”這樣會讓顧客有一種賓至如歸的親切感。有時顧客隻是隨便到店裏看看,賣家也要誠心地感謝人家說聲:“感謝光臨本店。”對於彬彬有禮、禮貌熱情的店主,任何顧客都不會拒絕的。另外,賣家還要注意多用一些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如可在說話過程中,奉送一個又一個笑臉表情,也會讓顧客備感親切。如一個賣家所說:“兩個遠隔千裏的人,互不了解,說話習慣和表達習慣會有很大不同。在交流過程中,又無法看到對方的表情,所以非常容易引起誤會,加了表情圖片,就可以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情和當時說話的語氣,能夠避免誤會的發生。”

2.打造優質的售後服務

當售出的商品出現問題的時候,不管是顧客的錯還是快遞公司出的問題,都應該及時予以解決,要積極主動與客戶進行溝通,而不是去回避、推脫。

3.凡事留有餘地

在與顧客溝通的過程中,盡量不要用“肯定,保證,絕對”等字樣,而是應該給自己留有一定的餘地。因為每個人在購買商品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期望,如果你保證不了顧客的期望最後就會變成顧客的失望。比如對於化妝品,我們無法保證它們能夠絕對有效;對於已經在途中的貨物,我們也無法保證不出任何意外。因此,在溝通中,應使用“盡量”、“努力”、“爭取”等字眼,不僅能夠讓顧客感到你的坦誠,同時也是在給自己留有一點餘地。

4.處處為顧客著想,用誠心打動顧客

不要“讓顧客滿意”隻是一句空話,而是應該體現在行動中,處處為顧客著想,把自己變成顧客的一個助手。比如,賣家在發貨環節可以盡量為對方爭取到最低運費,可以幫助顧客所購的商品化整為零,建議顧客多樣化采購同時可以節省運費。以誠感人,以心引導人,這是最有效的顧客溝通方式。

5.學會傾聽顧客的聲音

當顧客前來谘詢的時候,由於賣家並不能馬上判斷出顧客的來意和需求的商品。所以不應著急推薦,而需要先問清楚顧客的意圖,看他們具體需要什麼樣的商品,是送人、自用還是送給什麼樣的人等。也隻有在了解清楚了顧客的情況後,才能對顧客進行準確的定位,了解客戶屬於哪一類消費者。比如:學生、白領等。盡量了解顧客的需求與期待,努力做到隻介紹對的不介紹貴的商品給顧客。在顧客表現出猶豫不決或者不明白的時候,賣家也應該先問清楚顧客困惑的內容是什麼,是哪個問題不清楚,如果顧客表述也不清楚,賣家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告訴顧客,問問是不是理解對了,然後針對顧客的疑惑給予相應的解答。

6.坦誠介紹商品優點與缺點

賣家在介紹商品的時候,必須要針對產品本身的特點去介紹,不能“報喜不報憂”。雖然商品缺點本來是應該盡量避免觸及的,但如果因此而造成事後客戶抱怨,反而會失去信用,甚至會得到差評,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對這些情況還是盡量要事先說清,在能夠贏得顧客好感與信任的同時,也能避免日後的麻煩。

二、通過溝通揣摩顧客的心思

顧客就是網店的衣食父母,店主要做的就是了解顧客心理,捕捉顧客心理和抓住顧客心理。隻有做到這些,才會受到顧客青睞,才會有交易達成。

做一個好的賣家,掌握顧客的心理其實並不難,隻要在與顧客溝通的時候學會換位思考,從顧客的角度出發,相信大家都能夠抓住顧客的心。

有時,賣家可能會遇到一些有特殊癖好的顧客,這就要求賣家在與之溝通的時候,多留心、多傾聽對方說話。這樣就可以從對方的談話中得知他對於顏色、形狀、氣味、款式、消費等各方麵的喜惡。

俗話說言多語失。賣家在與顧客進行溝通的時候,要做到少說話、多傾聽,但也不能話太少,惜字如金,那隻會讓顧客覺得你不夠熱情。

當然,賣家在網上與顧客交流的時候,無法看到對方,所以也無法準確判斷對方的年齡、著裝、氣質等。不過,賣家在與顧客的談話中,可以想辦法通過巧妙的問答來獲取相關信息。並以此來判斷顧客的喜好與需求,但在進行問答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不可太簡單。

如對於經營服裝的賣家,在回答顧客問題的時候,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但效果一般。

顧客問:這種毛衣有幾種顏色?

賣家答:共有五種,黑、白、粉、黃、藍。

問:尺寸是均碼,還是有大小碼?

答:不是均碼,各種尺寸都有。

問:價格還可不可以再優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