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武當沈陽山(2 / 2)

“那就去唄,嗬嗬!”

“笨牛,還不走?”小鬼織女開心了,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這樣,心情才會好不是?

“好,咱也多搶些鬼石回去,嘎嘎!”

半道,鐵牛就跟織女跳車走人了,關先生 說的對,自由自在的 闖蕩江湖才是最過癮的,整天窩在一個小武道場有啥意思?

“這位小兄弟,你的同伴還真是身手不錯。”

“老人家,你也是修煉者?”

鐵牛就那麼從車窗飛身而去,弄得同一車廂不少的乘客大驚失色,自己座位另一邊的乘客,一位白胡子老頭笑眯眯的看著關樹生,似乎對神奇的鐵牛一點也不意外。

“修煉者?算是吧!”白胡子老頭也沒否認,“這世道,江湖上修煉武道的越來越多了,修武不修心,真想打破武道巔峰,是很難的。”

“倒也是,前輩是道家子弟?”關樹生好奇的問道。

“恩,老夫沈陽山,武當山一脈!”白胡子老頭身為武當山一脈弟子很是自豪。

“哦,前輩,聽聞武當山創始人張三豐真人丹道精湛,壽員極長,真否?”在我國,武當、少林源遠流長,在民間的影響力是極大的。既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光是靠所謂的‘欺世盜名’是不可能的,想來,必有獨到之處。

“老夫的先人就是明朝著名的豪商沈萬三的後人,和道祖張真人頗有淵源。張真人的確是道家丹道的鼻祖和頂級大師,當年,我家先人沈萬三得罪了明太祖朱元璋,被發配雲南,得張真人傳授道家丹道之法、練氣之術,苦修三十載大成而去……”

沈陽山講的,貌似和曆史上的傳說差不太多。曆史把張三豐說的神乎其神,至於是不是為了美化武當一派,誰知道呢?

傳聞張三豐生於宋朝,明朝的事跡和傳聞更多。張三豐在金殿與永樂會得一麵,傳授永樂大帝煉丹長生一道,此即為‘金殿飛升’之說。

元朝數盡,明主未立,張三豐又結庵武當山,那時候都一百二十多歲了,見到永樂大帝的時候,張三豐一百六十多歲了。

清雍正初年,有汪夢九先生曾遇三豐真人多示其教。

總之,曆史上,張三豐的傳說多的很,神話般的人物。

“難道前輩也精於煉丹之術?”

“是啊,武當丹道一途,隻剩下我沈家一脈了,老夫自信,我的煉丹術不必那聲名顯赫的龍虎山差。隻是,龍虎山武道修煉一途和我們真正的道家練氣術不同,無法一較高下。如今港島出了一個關樹生,武道一途接連有突破大道大成的仙人,修煉者越發的鼎盛了,我們道家一脈無意已經徹底落了下風……”

沈陽山說到這,越發的感慨萬千。龍虎山也好,武當山也好,說白了,都是修煉一道。隻不過,祖師爺不是一路的,當然要存在派係之爭。

傳聞龍虎山一脈最早的起源在三國時期的漢中地區,曆史上著名的張道陵,就是‘張天師’,被譽為道家的正統,龍虎山就是張天師一脈目前流傳下來最鼎盛的一支。

當然,也有傳說,武當山也是張天師道家一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