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改革開放影響最深的一方麵。不是有那句話嗎:“研究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神品經濟還真是深入人心啊。
一部分人是先富起來了,什麼阿貓阿狗的,隻要敢拚,機會還真不少,要不都說“傻大款”呢,隻要能說會道富有‘進取精神’,那就撈到了。
你大學生畢業咋的?還不得上我這招聘來?老子心情好,多賞你點,也比你在國企裏賺那點死工資強多了不是?
是知識重要,還是盡早發財重要?很難說。
尤其是在曆史的某個特殊階段,改革開放的初期,同樣是重視知識,重視人才的,否則,還恢複高考幹什麼?無可否認,一個社會的發展,知識和技術才是最重要的基石。
問題是,你忙著攝取知識的同時,大批沒知識的土老帽抓住時機,卻成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甚至還包括一幫子曾經隻會打打殺殺的街頭混混。
沒知識,也能發財,因為出道早,還發了大財,你說著讓人心碎和眼紅不?
為什麼之後很多的政府官員和高級知識分子,也紛紛拋棄了本職工作,投身商海之中?羨慕也好,眼紅也好,這年頭,賺到錢才是硬道理。
關樹生難道指責這對老夫妻教育孩子是不對的?
“文先生讓你見笑了。”
“沒什麼,你家大牛還是很聰明的,將來一定有出息。”沒有人不願意聽自己孩子好話的,這種很難判斷對和錯的問題,關樹生還是避免正麵麵對的。
“吃,關先生趕緊吃啊,俺們潘金的河蟹,那可是全國聞名的,你正趕上肥的時候了。”老頭對關樹生這路過的客人還是蠻熱情的,主動招待關樹生一頓豐盛的晚餐。
“老人家,這是我從家裏帶來的純正的百年女兒紅,您也嚐嚐。”人家客氣,關樹生也不會裝逼。這等牛逼的老酒,武道班的學員送的唄。
“嘖嘖,味香醇厚,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喝上這等美酒。”老頭早把關樹生看成四方遊曆的就大少爺了,有錢人,就是不一樣。
“來,嬸子、大牛,也都來喝一杯,百年老酒,純正的紅曲糯米酒,沒啥勁兒,不上頭的。”
“文先生都這麼說了,你們還墨跡啥,來,一起坐吧。”
“好香呢。”大牛也不過高中還沒畢業的孩子,看著略帶琥珀色,透明澄澈,純淨可愛,真讓人賞心悅目,誘人的馥鬱芳香,當然是窖藏越是久遠就更為濃烈。
“文先生在哪高就啊?”老頭問道。
“啥高就啊,還上學呢。”關先生的年紀看著就不大,說他是大學生,沒人不信。
學生崽,還這麼有錢,自然是家庭環境好的公子哥唄。一家三口倒也沒鄙視公子哥的習慣,還是那句話,這年頭,有錢人是讓人尊重的。
喝酒聊天打屁,一家三口對大城市很向往,關樹生就說說大燕的事兒,一家人聽著很過癮,問東問西的。
“阿三來了啊。”一個威猛的漢子進來了,估計就是老頭嘴裏的三憋子了。脖子上明晃晃的金項鏈,手上大金戒指,一說話,還露著大金牙,這形象……還真是明晃晃的‘暴發戶’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