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活化石羅布泊人(2 / 2)

“鐵牛啊,不錯嗎,又有收獲了啊,晚上烤豬蹄。”

由於水資源再度緊張,隊伍一行人啥美味也吃不下去了,王大山連鐵牛帶回的野豬血都在收集。

“大山啊,這是野豬啊。”老教授提醒道。

“哦,啊!對啊,灌木、河穀、沙漠邊緣!”精神萎靡的王大山精神大陣,一臉的興奮。

隻是在沙漠邊緣地區,在有水草的古代和現代河穀及三角洲,動物才較為多樣。在河穀灌木叢中有野豬,猞猁,牠裏木兔,野馬,天鵝,啄木鳥之類的動物。

“鐵牛兄弟……”一幫人眼巴巴的看著整天神出鬼沒的鐵牛。

“我要跑半個小時的路程,你們呢?”

“鐵牛,盡管帶路就是了。”關樹生也在這大漠也膩歪了,到處是黃沙,視覺都疲勞的很。

有了新的希望,就有了新的動力。

湖水,還有人在打漁。

“羅布泊人!我的老天,不是說羅布泊都幹涸了,再也沒有羅布泊人了嗎?”羅慶斌老人驚呼出來。

關樹生來這之前也有查閱了大量曆史資料的,尤其是關於羅布泊周圍的。

羅布泊人是西疆維吾爾族最古老的民族,他們生活在牠裏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魚為食。’

其方言也是西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這是一個單一食魚的民族,喝羅布麻茶,穿羅布麻衣,豐富的營養使許多人都很長壽。八九十歲都是好勞力,甚至還有一百歲的新郎。羅布人結婚的陪嫁,有時是一個小海子(小湖泊)。

看著一些來迎接自己這幫外人的人,裝束的確很符合羅布泊人的特征。

“你們說的沒錯,這已經是我們最後一個小海子了,馬上,我們也會遷出去。”羅布泊人的老者滿臉都是不舍,曆代都這麼生活的,冷不丁要去外麵的世界,這些人也有些驚恐。

幹旱滅絕了綠色,風沙掩埋了文明。樓蘭等沙漠都市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沙漠中惟一沒有消失而且繁衍至今的就是羅布人了。他們是沙漠翰海的活化石,是滄海桑田的見證人。

“老人家不用擔心,我在西疆有個朋友在民豐縣城,放牧了不少牲畜,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我可以讓他讚助你們一些牛羊,放牧也不錯的,自由自在的。”不知道為什麼,關樹生也來了同情心。

“那就多謝了,我們也沒有錢,也不會用錢,家裏又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小夥子,放心,我們羅布泊人很能自力更生的,等有錢了,一定會還給你的。”

“這些錢,你們先拿著,好歹去了那邊也置辦些日常用品。”關樹生摸出一把鈔票。

“小夥子,我們請你們吃魚,小海子快幹涸了,這怕是最後一批能打到的魚了。”

讓關樹生超級意外的是,這裏的羅布泊老人裏居然真有認識熱依罕的。

“記得祖先們不斷的遷移中,就曾經見過神奇的熱依罕,一個快死的人,吃了一片熱依罕花瓣,居然起死回生,被我們羅布泊人譽為神藥。哦,我家的門板上還有熱依罕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