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沐道:“李自成打到了臨潼,朝廷內那些奸佞小人要皇上和韃子議和,借韃子兵來消滅李自成。再沒有捷報傳回,等皇上聽信那些話,就會引狼入室,整個局勢必敗無疑!你是習武之人,眼光未免淺窄,如果依你的,慢慢打下藩籬,朝廷已經和韃子議和,你打勝了又有何用?何況這一戰,本帥有十足把握,一定要那些主和的官員看看,什麼才是救國之道!你休再多言,如果害怕也不必和本帥上陣了,留下五千兵丁給你,替本帥守住大營,等本帥凱旋歸來,再治你這膽小怕事之罪!”
結果一點也未出烈萬華所料。雞腳溝兩邊的大山就像怪獸的巨嘴,二十萬手足兄弟就這樣被它無情地吞噬。處處都設有埋伏,火炮在狹窄的地勢裏打死的人遠沒有自己人互相踐踏而亡的多,敵軍甚至沒有多大的傷亡就輕鬆拿下了一直對他們威脅最大的烈萬華的部隊。
烈萬華率著五千小兵故布疑陣,拚死突圍,才將身負重傷的朱辰沐救出,此刻,他們隻能靠烈萬華對地形的熟悉躲在山裏。清軍搜查一番沒有找到,也就不耐煩理會這些成不了氣候的漏網之魚,繼續向南挺進了。
朱辰沐終於傷重不治,死前給朝廷上了一份奏折,泣血曆數自己的過錯,死諫皇上不要借兵剿敵,同時大力保薦了烈萬華。一旁的秦督軍當即表白:“元帥放心,這次失敗秦某也難辭其咎,請元帥將奏折交給秦某,秦某一定在皇上麵前舉薦烈將軍……”
事後,烈萬華對杜風寄講到這裏時,杜風寄立刻道:“操!他想玩陰的。”烈萬華驚道:“為什麼?”杜風寄道:“他在皇帝麵前推薦你,不就等於承認他自己的眼光是臭的,那以後皇帝怎麼可能還會重用他?何況監軍責任重大,這小人不整你,自己就要完蛋了!”
但是當時,烈萬華完全沒有懷疑秦督軍,反而就地召集民勇,整頓軍防,眼看著隊伍已經重新略具規模,隻等著朝廷下旨,讓他繼續出兵。
可他等來的,隻是一紙檄文:“不思皇恩,通敵叛國,陷主帥及二十萬將士於死地,有秦逢春及朱辰沐奏折為證。罪誅九族,已將叛臣妻及一子誅殺!”
烈萬華束手就縛、麵聖申辯的打算在見到秦逢春之後被徹底打消。新升官的秦督衛拎著他妻子的頭:“皇上有旨,叛臣烈萬華就地正法,首級傳城示眾,讓大家都看看通敵賣國的下場!”
烈萬華紅了眼拚死突圍。全仗著這新上任的秦督衛太過怕死,讓兵丁牢牢護衛住自己,他才有機會逃出重圍,但秦大人怎麼可能放過他?
經過半個月的逃亡,烈萬華已是傷痕累累。秦大人不顧殺敵,親自率眾竭力追殺烈萬華。
後來杜風寄打趣道:“能讓五萬人馬追殺一人,你也值得驕傲了!”
在揚州邊上的鹽城境內,烈萬華終於被大軍逼到江邊,無路可退。他渾身浴血,腿上還插著一支羽箭,但是身上的傷和心內的痛比起來,根本算不了什麼。
他對曾是他牙將的林渡大叫:“林將軍,你知道我是冤枉的。秦逢春誣陷忠良,天理不容!你看在我們共事一場的份兒上,讓我去朝廷麵聖理論,烈某決不逃走,隻求將軍別把我交給秦逢春!”林渡驍勇,但是心胸狹窄,一直沒受重用。秦逢春一來就提升他為參將。所以他當這是知遇之恩,奉命追殺烈萬華。
林渡陰****我知道你挺冤的,但林某也是奉命辦事,你認命吧!”
烈萬華心內充滿憤恨:“林渡,你殺我不要緊,但秦逢春無才無德,你也不是大將之材,軍隊由你們統率必敗無疑!到時你怎麼向千千萬萬的同袍交代,怎麼麵對你一生忠義的父親?”林渡陰沉著臉:“這些不用你過慮,秦大人吩咐將你就地處決,你有什麼話,就向閻王爺說去吧!”
烈萬華仰天狂吼,向江邊躍去,到得水邊,更不猶豫,縱身跳入河裏,向對岸飛快地遊去。林渡追了幾步,叫道:“放箭!”士兵大多不會遊水,隻是在岸上向水裏射箭。
烈萬華內力悠長,並不浮出水麵,隻是潛在水裏奮力向前劃水,這樣箭支就不易取準。眼看去得遠了,臂力不夠的士兵已經射不到他,烈萬華方才浮出水麵,透了口氣。
岸上的林渡一聲冷笑。他拉滿弓弦好久,就是等著這個機會,隻聽“嗖”的一聲,他射出一箭正中烈萬華左肩!烈萬華肩背吃痛,毫不停留,帶著一道紅紅的血線向江中遊去,可離岸邊還有大半水程,卻又中了兩箭,同時又一箭挾著風聲指向他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