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華陽戰火(1 / 2)

春秋之初,天下四分五裂,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有四個,分別是晉、齊、楚、秦,期間小國林立,戰火連綿不斷,而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當屬晉國。

可是經過數百年的征戰討伐,晉國早已疲憊不堪,君權流落到了大臣手中,國君漸漸成了國家的象征,沒有了實權。最終韓、趙、魏三家聯手打敗了實力最強的智氏,將晉國一分為三,其中韓國實力最為弱小。雖然最初三晉齊心協力,一致對外,可是人都是有野心的,經過數代的更迭,三國漸漸開始相互攻伐、掠奪,導致三國關係愈來愈惡劣。

乘著秦國和楚國相互攻訐的大好時機,魏國聯合趙國攻打韓國,企圖平分韓國,增強自身的實力。很快,兩國便狼狽為奸,同流合汙了,魏國派遣大將芒卯率兵十五萬攻打韓國,與此同時,韓王也派出了心腹大將賈偃率兵十萬協助魏國。魏、趙二國兩路並進,致使韓國顧此失彼,很快便潰敗下來,芒卯、賈偃率軍長驅直入,連下數城,成功的在華陽城下會師了。

古書記載:河南豫州,其山鎮曰華山,其澤籔曰圃田,其川滎洛,其浸波溠,其利林漆絲枲。古華國就位於嵩山南麓,山南水北謂之陽,故曰華陽。這華陽城離韓國都城新鄭不過二十裏之遙,乃是韓國極其重要的城邑,一旦丟失,都城新鄭便會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甚至隨時都會有亡國的危險。因此,為了自己的親人,為了都城裏的百姓的安危,華陽城的守軍一個個都是視死如歸,殺氣騰騰,眼神中充滿了堅定的信念,誓死都要保衛華陽城。

芒卯和賈偃並未讓軍隊休整,而是想趁著士氣高昂的時候快速拿下華陽城,哪裏還會在乎士兵們是否已經疲憊不堪了。當夜,魏、趙聯軍便展開陣式攻打華陽城。結果可想而知,魏、韓聯軍慘敗,損失慘重。任誰也沒有想到韓軍竟然如此的頑強。

可是芒卯和賈偃並沒有放棄,一連幾天絲毫不停歇,運用車輪戰每隔幾個時辰便開始攻城,一直攪擾的華陽城上的守軍疲憊不堪。可是結果並沒有如人意,華陽城依舊沒有被攻破。

韓國新鄭,王宮。

“報——”

一名侍衛匆忙的衝進大殿,絲毫不顧臣子的禮儀,滿臉慌張。

“快快講來!”

國家即將遭受滅頂之災,韓厘王哪裏還顧得上什麼禮儀啊,一看那侍衛慌張的闖進來便知前方又有什麼新的戰況,所以命令他趕緊稟報。

“回王上!華陽告急,魏、韓兩軍合圍了華陽城,水泄不通,武將軍率領華陽軍民誓死捍衛華陽,死傷無數,好不容易才殺出一條血路來送出了求救信,希望王上立即派兵支援華陽!”

聽了侍衛的稟報,韓厘王默不作聲,仿佛在思索著什麼。其實,韓厘王心裏又如何不著急呢,哪裏不想派兵支援華陽呢,無奈韓國弱小,連連的征戰導致士兵陣亡無數,人口銳減、國庫空虛,拿什麼去支援華陽呢!

許久之後,韓厘王才緩緩開口,“寡人也知道前線告急,也想派兵支援華陽,可是國內哪裏還有兵可調?哪裏還有兵可征啊?”

一句話之後,朝野上下一片沉默,所有大臣都認同了韓王的說話,韓國確實沒有兵力去支援華陽城了。

這時一人走了出來,隻見他頭戴高冠,身著圓領皂袍,手持幾片竹簡,恭恭敬敬的行禮後說道:“王上,臣有一策不知當說不當說。”

“但說無妨!”

“依微臣所見,為今之計不如和魏、趙二國割地講和!”

話音還沒有落下,隻見一人不顧禮儀大聲的嗬斥道:“你這奸人,竟敢向王上進獻如此惡毒了計策!說,你是不是收受了魏、趙二國的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