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籌資是緊密結合的,這也是我們這本書再三強調的。籌資的目的不完全為了投資,但投資的過程絕對少不了籌資。因此公司有必要在進行投資決策之時製訂一份詳細而周密的籌資計劃。
4.樹立正確的風險價值觀念和機會成本觀念任何投資都是存在風險的,隻是風險的大小有別罷了。一般規律是:風險越大,要求的收益也就越高,風險越小,要求的收益也就越低。公司的經營管理者追求什麼樣的風險價值觀取決於經營者自身的經營習慣與公司的管理理念。
機會成本的概念早就引入了我國的公司管理之中。在進行投資項目決策時,你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不同的備選方案各自帶來不同的收益,當你選定一種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時,其他方案所潛在的收益便被稱之為機會成本。我國很多私營公司的老總缺乏這方麵的認識,隻看一處而不見其餘。如果投資時多想想:除了這個項目,我還可以投資哪個領域呢?會有什麼樣的收益呢?這樣思路就會開闊了許多,也會大大增強資金的使用效率。
5.資金的時間價值運用到投資決策之中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在前麵第一個理念之中我們已經提到過。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
(1)首先,我們先來關注一個普遍的經濟現象:若銀行的存款年利率為5%,將100元存入銀行,一年之後它會變成多少呢?當然是105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計算問題,但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①相同量的資金在不同時點上反映的價值量是不同的;
②等量的資金隨時間推移而增值,越靠前的資金越值錢;
③時間對資金產生重大的影響。
因此引出資金時間價值的概念: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資金增值。
資金隻有使用才會發生增值,如果把錢放在罐罐中埋起來,那麼隻有貶值的結局了。
(2)資金的時間價值如何被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首先要明確一點,不同時點上的資金是不具有可比性的。今年的1元錢≠明年的1元錢。既然不同時點上的資金數額是不能用於相互比較的,進行投資決策時應怎麼辦呢?
很簡單,我們可以把不同時點上的資金換算到同一時點上進行比較。比如市場利率為5%,明年的100元換算到今年為1001+5%=95.2元,這樣不就可以比較了嗎?
從上麵這個簡單的小例子我們可以總結出資金的時間價值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①估算出各年的現金流量;
②將各年的現金流量換算到同一點;
③將結果進行比較。
在換算過程中運用的方法要複雜一些,比如複利的計算、年金的計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