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等級製度(等級鏈)。等級製度就是從最高權力機構直至低層管理人員的領導係統,這條等級鏈也稱權力線,這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傳遞信息的必經途徑。但應該把尊重等級路線與保持迅速行動結合起來,必須建立各管理環節的橫向聯係,以直接協商解決問題、縮短時間、提高效率。
(10)秩序。秩序包括物品的秩序和社會秩序。物品必須有一定的位置,堆放整齊,以避免損失,使用方便。建立企業的社會秩序,要求位置適合於人,人也要適合於他的位置,以發揮自己的最大能力。
(11)公平。應本著善意、親切、公道的態度對待下屬,不傷害人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以鼓勵職工無限忠誠地履行職責。
(12)人員的穩定。意味著人員不能頻頻地變動,特別是領導人員經常變換,往往是企業不景氣的原因和結果。但必須要製定人員規劃,為人員的合理更換作準備。
(13)首創精神。既指領導人員在製定決策、計劃過程中的創造性,又指下屬人員在執行計劃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高明的領導,總是盡可能鼓勵、激發和支持大家的首創精神。
(14)人員的團結。在一個組織中,全體人員的和諧與團結是這個組織的巨大力量,所以,領導人員必須時刻牢記這條格言:團結就是力量。
法約爾的十四條原則,可以說對現代公司的經營發展並沒有過時。
到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管理理論又產生了新的突破,這一時期管理理論主要特點是:
(1)突出公司企業的經營決策;
(2)實行以人為中心的管理;
(3)廣泛的運用現代管理工具和科學技術,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
(4)實行係統管理。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運用管理更具備科學性,同時也更為細致。
由以上對管理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前人對企業管理的重視。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很多中小私營公司在改革初期靠鑽市場的空子,法規的空子,小投入而一本萬利……沒有重視管理在其中的作用。但這已是過去了,近年來很多私營公司的經營者發現原來那一套不靈了,行業利潤率也趨於一致,這時怎樣才能在商海中立於不敗之地呢?於是很多企業提出要進入世界五百強,要成為知名企業,但是要成為500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是企業戰略及強化管理的問題。
而中小企業不進入500強也不代表它不需要管理,雖然不規範的經營可以帶來短期的收益,然而實行科學的管理卻能使企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管理對我國私營公司的作用歸結為以下幾點:
(1)提高公司的效率,便於公司更協調、有效的運作;
(2)可以製定公司發展的長期規劃及短期計劃,使公司經營有目的,有計劃,不盲目;
(3)對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端正其工作態度,體現團隊精神;
(4)有效降低成本,並通過對銷售的管理規劃提高收入,從而增加公司的利潤;
(5)為公司的投資與融資進行有效的規劃;
(6)提高經營者個人修養,展現經營者個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