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者和領導者的區別
管理者和領導者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管理者強調邏輯,領導者強調激情
如果要問邏輯和激情哪個更重要,有些人可能會回答邏輯更重要,還有一些人會認為激情更重要。
在實際工作中,管理者更注重實際工作,強調對問題的邏輯分析能力。而領導者在注重企業實際情況的同時,更加強調激情。
大家可以回想下,當美國總統肯尼迪向世界宣告:美國要在十年之內,將人類送上月球,他是在用邏輯分析還是在強調自己的激情。顯而易見,他在強調激情。如果任何事情都用邏輯思考的話,人們可能會受到邏輯的影響。當然,處理事情全部使用激情而不采用邏輯分析的話,事情也難以獲得滿意的結果。所以,我們應該把邏輯和激情結合在一起。但是,作為領導者,應該更加推崇激情,而管理者則要更強調邏輯。
(二)管理者強調執行力,領導者強調創新力
經營企業隻談執行力還不行,從管理到領導,必須要創新。世界天天都在變化,如果不創新,企業就會落後。而當思維模式跟不上世界的變化時,企業肯定會被淘汰。
我一直認為,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有些人辛辛苦苦地工作,但是由於思維方式沒有改變,最終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為了實現從管理者到領導者的轉化,管理者不能為了執行而執行,而是要多思考該如何創新地執行。
(三)管理者強調流程,領導者強調願景
做任何事情,管理者都要講流程,如果不講流程的話,工作就容易出現混亂的局麵。但是,如果隻考慮流程不考慮願景的話,企業就容易失去前進的方向,所以,領導者應該更強調企業的願景。
在企業經營中,真正的邏輯要為激情服務,真正的執行力要為創新服務,真正的流程要為願景服務。
(四)管理者強調控製,領導者強調文化
管理者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任務。如果他不控製做事的進度,最終可能會出現失控的局麵。但是,對於領導者而言,領導他人不隻是外在的領導,不隻是管他人的手和腳,更重要的是,管他人的內心,利用文化塑造員工的行為。
所以,為了實現從管理者到領導者的過渡,管理方式就要從有形轉化成無形,最好的無形控製是文化。文化領導是企業的最高領導,領導者需要強調文化,而不是事事親力親為或身先士卒。
(五)管理者強調團隊協作,領導者強調係統思考
在企業經營中,團隊協作很重要。如果你要領導一家企業,就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分析問題。管理者應該向係統思考過渡,不僅要考慮本行業的發展,還要考慮其他行業的發展;不僅要考慮經濟因素,還要考慮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其他影響因素。
(六)管理者經常問“怎麼辦”,領導者經常問“為什麼”
生活中,人們會發現相對成人來說,小孩子的學習速度更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孩子在不斷問“為什麼”,即便他們知道了問題的答案,還在問“為什麼”,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別人可能會從其他角度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就可以從中受益。我也經常向各行各業的人詢問成功的原因,詢問他那樣想的原因,通過問,我也可以向別人學習。
而在企業經營中,很多管理者經常問“怎麼辦”。“怎麼辦”其實是一種“術”,當知道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時,你可能就知道該怎麼辦了。當一個人經常問“怎麼辦”時,他很可能不願意承擔責任。
當一個人願意承擔責任時,他總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方法總比困難多,隻是有時候,我們容易陷入思維的局限裏不能自拔。當不知道怎麼辦時,我們就要學著問“為什麼”。當一個人連續問“為什麼”時,他找出問題根源的可能性就會增大。“為什麼”問多了,也就問出了規律和答案,甚至問出了方法和發展方向。總之,不斷地問“為什麼”可以帶來無窮的好處。
問“為什麼”是一個很好的思維、管理和溝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管理者在朝向領導者發展的過程中,可以試著多問一些“為什麼”。
(七)管理者強調複製,領導者強調模式
管理者強調把優秀的東西不斷複製和傳播出去,領導者強調建立優秀的模式,並將優秀的模式複製和傳播出去。如麥當勞在全球的快速發展,與其完善的管理不無關係。但在經營快餐的同時,麥當勞的領導者建立了一種家庭式的快樂文化,並將此形成一種文化傳播模式,然後在全球複製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