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創業團隊的正規化管理(2)(1 / 3)

所以,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說的原則就是這個東西,就是能不股就不股,能虛擬就虛擬。他既然要分紅權,你可以給他30%的分紅權,到年底掙了100,你拿走30,我跟你對賭,或者不行你給我30萬,能虛擬就虛擬。像我們下海辦的都是集體所有製公司,這類企業一分肯定是鬥爭,沒有一個公司在分股的問題上分得能那麼好。

總的來講,應該看到第一,大家要的是虛擬的收益權;第二,但凡你給了,就不可逆,因為工商登記要變更,你分獎金的時候,你今年分得沒經驗,更多分給銷售了,明年給開發再漲一點死工資,把提成弄低一點,銷售人員降一點基本工資,提成弄高點,你有很多調節的方法。但是股你不能說去年沒經驗,分得不好,今年重分,誰跟你到工商辦這事去?不可能,你給多行。所以這是不可逆的,他是受法律保護的。所以,怎麼分、如何分,非常非常難,沒有一個公式,就是你自己感覺,我隻告訴你,這個東西既是最便宜的,又是最貴的。第二,你要的永遠是控製權,他要的永遠是分紅權,你自己看著辦,你願意怎麼給人家自己看著辦。另外,這個東西是受法律保護的。

當然,現在在上市公司有了優先股的概念以後,能部分解決這個問題,大家最近看中國證監會官方公布的一個東西,換句話說優先股那個東西是不稀釋你的決策權,相當於債權,但是當你這個公司資不抵債的時候,他這部分又返回來,相當於他有一定的發言權和股權,你要破產了,他可以還原回來,占有一定的破產時的表態權。其他的情況可以理解成是債權。

第二個層麵的問題就是運營層麵的問題,這個層麵的問題都是組織架構怎麼設計的問題,比如說直銷好還是經銷好,比如說矩陣式的好還是寶塔式的好,比如說三個副總各管一攤我抓總好,還是三個副總哪個事說了不算都聽我的好。說白了都是一個組織架構你該怎麼設計的問題。這個怎麼設計其實道理很簡單,把它給提煉出來的話,就是集權和分權的問題。就是說你希望的是永遠集權是不可能的,企業小的時候還可以,企業多了你必須要分權。但是分了權以後,會讓你感覺到有一些分權帶來的弊病。因為實事求是說,一統就死,一放就活,從哪個角度說都永遠是真理。

集權必然帶來的弊病就是肯定隻有你一個人有積極性,必然會帶來官僚主義,會帶來大家沒有積極性,大家不知道怎麼發揮。分權帶來的結果是你覺得肯定亂。好處就是他有積極性了,每天不用你上班布置工作了,到月底、年底跟你交差。所以,把集權和分權的問題需要想透,分權是趨勢,集權是需要。

為什麼說分權是趨勢?大家都有想說了算的欲望,都想把握自己的話語權,所以分權是趨勢。

那麼集權是什麼?集權是需要。就是該集權的時候集權,該分權的時候分權。不能夠一直下去永遠分,也不能一直下去永遠你一人說了算,你就在這個螺旋式上升過程當中慢慢的收收放放,放放收收,跟咱們國家的宏觀調控一樣。就像我們說的,原來是直銷,後來是直銷和經銷,下一步可能還要改變,做很多種調整,其實這些調整都是對利益的再分配和對權利的再分配。這種再分配的主動權在你手上,不分配那是你的問題,但是必須要掌握著主動權。

實事求是說,治理層麵、運營層麵和技術層麵,這三個層麵之間既聯係又有區別。什麼樣的治理結構跟後麵的問題是有關係的。但是又相互區別。換句話說你有好的治理結構,也未必人財物、產供銷水平就高。另外就是三個東西的運動規律不完全一樣。

總的來講,我覺得作為一個創業成功的企業,真的英雄都不是白給的,能夠走到像柳總讓我們那麼敬仰的企業領袖的層次,真的不是白給的。柳總定戰略、建班子、帶隊伍那9個字其實沒別的,還是知易行難的事,完全靠實踐。

總的來講,我覺得企業這件事既然你選擇了這個職業,永遠下不了台,永遠退不了休,從某種意義上說,你永遠是要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