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裝除了隨時段和季節變化外,還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比如,“喇叭褲”曾經一度非常流行,但如果現在還有男性銷售員穿這樣的褲子接待客戶的話,就會讓人覺得很滑稽。
P(Point)——地點。
地點原則就是著裝要入鄉隨俗、因地製宜。這樣的著裝會喚起客戶對你的好感與共鳴,樂意與你交談,增加彼此的認同感和親切感,這是銷售員著裝的最根本的目的與準則。
一家從事汽車零件批發的公司有這樣一項決定:由於本公司銷售員的推銷對象中,99%都是小企業、街道工廠的經理,他們往往身穿藍色工作服在第一線指揮生產。因此,今後本公司銷售員的標準服裝應為藍色服裝。事實證明,該企業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藍色服裝大大增進了銷售員與買主之間的認同感和親切感,該公司的業績也因此得到了顯著提高。
O(Occasion)——場合。
場合原則,即著裝要隨場合變化而變化。例如,正式的商務場合要穿正式的服裝,如果穿著一身運動服,顯然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如果隻是陪客戶去運動的話,那一身過於拘謹的西裝就弄得大家都不自在了。
英國女王的新聞秘書邁克爾·歐·希說過:“關鍵場合照一下鏡子,是通向成功交談的第一步;錄像能更永久地留住你的形象。”銷售時雖然沒有錄像,但客戶的眼睛會比錄像更敏感。
一般來說,著裝的場合可以分為正式場合、非正式場合和半正式場合。
出席正式場合,如宴會、正式會見、招待會、婚喪禮、晚間的社交活動等,男士必須穿深色西服和淺色襯衫,配上有規則花紋或圖案的領帶,顏色對比不宜太強烈。女士可以穿職業套裝或晚禮服。
在非正式場合,如旅遊、訪友等,穿著可以隨便些,可選擇色調明朗輕快、式樣華美的西服;襯衫可任意搭配,也可不穿襯衫,穿T恤衫;領帶也可自由搭配,但不宜使用鮮紅和朱紅色領帶,以免給人突兀的感覺。
半正式場合,例如上班、午宴、一般性訪問、高級會議和白天舉行的較隆重活動,可以穿中等色、淺色或較明亮的深色西服,襯衫顏色要與西服相協調,要求配上有規則花紋或圖案,或者素雅一些的領帶。
A(Age)——年齡。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氣質特點,因此應該尋找和年齡相當的穿著。例如,年輕人要是穿一身深色的中山裝就顯得老氣橫秋,沒有朝氣,而中年人穿則顯得沉穩莊重;年輕女性穿著鮮豔會顯出活力,而年紀大的女士要是穿一身嫩粉、嫩綠的就明顯是裝嫩了。
銷售員最容易犯的著裝錯誤是強扮老成、莊重,其實這未必會提高銷售業績,穿著關鍵要與自己的年齡相符。
17歲的湯姆因為家境困難不得不輟學當了一家煤油公司的銷售員。起初,湯姆像其他銷售員一樣,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去推銷。隻是他的西裝還是20年前父親結婚時穿的舊西裝,顏色已經泛白,而且十分寬大,穿在湯姆身上,就像個大布袋一樣。湯姆的領帶也是從隔壁鄰居的垃圾箱裏撿來的。湯姆以這樣一身裝扮去推銷,他的業績是可想而知的。後來,湯姆的西裝實在壞得不能再穿了,於是他不得不拾起了上學時穿的學生裝。沒想到這樣的裝扮,反而使湯姆博得了客戶的同情,凡是知道湯姆身世的客戶,也都樂意從湯姆那裏購買煤油。
F(Figure)——體形。
衣服最重要的是合體。“衣如其人”,合體的衣服,不但令自己感到舒服,也會令別人感到舒服。合體的衣服會使你看上去更加踏實、誠懇、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