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商人與學者都要做(1 / 1)

管理箴言:

作為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善於學習,年輕時的他可以說是一個計算機學者,但是後來卻發展成為美國商界的著名領袖,自始至終,他都有著雙重身份,是學者,同時也是商人。

比爾·蓋茨能從一個計算機少年變成今天的世界首富和卓越的商業領袖,是因為他知道如何把知識轉化成財富,也可以說比爾·蓋茨既是一個學者,也是一個商人。

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技術剛剛興起,在美國計算機行業有兩個人可以稱作美國計算機行業的鼻祖,一個是現在微軟的掌門人,比爾·蓋茨。雖然現在他已經卸任,但還是身兼董事長之職。另一個是基爾代爾,他是一名大學教授。

正是微軟和IBM公司的一次合作,比爾·蓋茨才和這個計算機天才結識。基爾代爾一向很清高,這或許是與他的職業有關。基爾代爾在計算機軟件方麵建樹頗多,他還開發出ControlProgram/Monitor

,中文名字叫控製程序,就是後來的微機操作係統。這個操作係統可以控製微機內存、磁盤和打印機等硬件設備。後來,隨著計算機硬件的不斷更新,這個微機操作係統也在不斷改進。

然而,當初基爾代爾卻沒有看到這個微機操作係統的商業價值,他還是做他的大學教授。當IBM公司和他來商討關於微機操作係統的時候,他顯得沒有興趣,因為他看不到微機操作係統的內在價值。所以,IBM公司隻好另找合作夥伴,最後與微軟合作。

IBM公司之所以選擇與微軟合作,是因為微軟買下了基爾代爾的微機操作係統。此時,IBM公司也感覺到自己敗給了微軟,因為先前IBM公司與基爾代爾商談合作事宜卻沒能成功,所以當IBM公司坐下來與微軟進行談判時,感覺很沒麵子。微軟為什麼能從基爾代爾的手中拿到微機操作係統呢?因為微軟從IBM公司那裏學到了經驗,IBM公司想要與基爾代爾進行合作,將來要是盈利,他們共同分享利潤,這樣IBM公司就把風險降低了,基爾代爾當然對這些商業利潤外行,也不感興趣。最後,IBM公司敗下陣來。而微軟和基爾代爾進行商談的時候,卻岔開合作話題,而是直接提出購買微機操作係統,這樣微軟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買下了這個操作係統。

在和IBM公司的談判桌上,當IBM公司提出要以高價買微機操作係統時,馬上遭到微軟的拒絕。因為從微軟第一次做軟件生意就意識到版權的重要性,這些軟件的版權不但是微軟的靈魂,也是微軟獲得源源不斷的收入的重要保證。而這也正是基爾代爾缺乏的,他隻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沒有長久的發展眼光,也就看不到軟件的商業價值。雖然微機操作係統是基爾代爾獨立開發出來的,這充分說明了他的計算機天賦,但是在商業方麵的短見讓基爾代爾隻能成為一個學者。如果基爾代爾有比爾·蓋茨一樣的商業頭腦,或許美國的計算機行業格局會被改寫。

和比爾·蓋茨相比,基爾代爾還有很多不足。基爾代爾曾經利用業餘時間和他的助手在一起編寫一個實用於英特爾微處理器的遊戲程序,當他們拿著開發好的程序找到英特爾公司的總裁時,英特爾公司的總裁回絕了他們的請求,並且對他們說:“英特爾的微處理器會有更美好的未來,而不僅僅是一台遊戲機。” 當基爾代爾和他的助手掃興的回去以後,其中的一個助手勸說基爾代爾成立一個公司,專門生產軟件。然而,基爾代爾卻不相信自己能夠開發出有價值的軟件,即使當初把微機操作係統賣給微軟的時候。當時,在麵臨這些年輕人的勸說時,基爾代爾不敢這樣做,他認為這樣做風險很大,而且當時他又是教授,衣食無憂。萬一公司辦不成,丟了工作不說,還欠下很多外債,那可就得不償失。與比爾·蓋茨相比,這正是基爾代爾的弱點,不敢冒險,沒有強烈的事業心。所以,終究他也隻能是一個教授。

在比爾·蓋茨的成功運作下,微機操作係統十分暢銷,再加上IBM公司的大量應用,使得微機操作係統獨霸這一領域。正是基爾代爾的短視,讓微軟一下子聲名大噪。多年以後,每當比爾·蓋茨想起這次與IBM公司的合作,他都感覺到自己十分幸運,也暗自慶幸基爾代爾把屬於他自己的機會拱手相讓。

比爾·蓋茨也很有計算機天賦,然而是良好的商業嗅覺幫助了比爾·蓋茨,他能夠準確的看到軟件的未來商業價值,也會把這些商業價值轉化成財富。這就是他的與眾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