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盜賊本性(1 / 2)

黃昏時分。

晚霞映紅了九女坡,一天的燥熱尚未褪去,兩軍陣營裏,同時升起陣陣炊煙。

幾萬大兵,埋鍋造飯的時候,炊煙嫋嫋升騰,同天空的晚霞,連接到一起。

草上飛拿了兩身平盧兵的軍服,來找羅子騫。

“將軍,換上敵軍的軍裝,咱們出發吧。”

“現在嗎?”羅子騫奇怪地問:“不是等天黑再去嗎?”

“錯了,天黑以後,敵人反而會加強防備,一會他們就要吃晚飯了,這是防備最鬆懈的時候,很容易混進去。”

“哦,好吧。”

“將軍,先別吃飯,人要是吃太飽了,就容易犯困,腳腳下不靈便,而且還犯傻。”

對於草上飛這套理論,羅子騫倒是表示同意,確實,根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吃飽了以後,確實影響運動效率,而且影響思維敏捷度。

草上飛,很先進嘛。也許是盜賊這一行,千錘百煉總結出來的經驗吧。

兩個人匆匆換上敵軍的軍服,每人提了一條長矛,走出自己的營寨,繞了一個大彎,向敵人的營地繞過去。

一邊走,草上飛和羅子騫每人撿了一大抱柴禾,裝作是撿柴燒飯的“炊事兵”,從側麵繞進敵人的兵營裏。

因為營寨是匆匆紮下的,因此非常粗疏,既無寨牆,又無壕溝,隻掘了兩條拒馬溝,可以一跨而過。兩個人背著柴禾,守營的哨兵連問也懶得問,瞅了他們倆一眼,便放行了。

草上飛很有經驗,進入敵人營地,既不東張西望,也不神色慌張,一副坦然自若的模樣,把柴禾隨便放在一旁,帶著羅子騫徑朝中軍帳的方向走過去。

營寨裏,人來人往。

滿營的士兵,都在做飯、吃飯,古時的軍隊,吃飯單位和現在不同,那時沒有現在這樣輕薄好用的大鐵鍋,一般都用陶釜煮飯吃,容量不大,因此隻能幾個人一組,作為一個夥食單位。

平盧士兵,正在用陶釜煮小米粥,裏麵放上土豆。營地上一片米粥香氣。

不要以為這樣的夥食很艱苦哦,在唐朝,沒有冷凍設備,沒有罐裝食品,沒有保鮮手段,沒有壓縮技術……肉菜葷菜除了大宴三軍的時候,在戰場是很難吃到的哩。

這種熬得稠稠的小米粥,佐以土豆,其實既有營養,又能填飽肚子,算得上很好的夥食了。

……

草上飛帶著羅子騫,穿過一隊隊席地而坐,稀裏忽魯喝粥的士兵,走過一列列帳蓬,拐彎抹角,徑直走向中軍。

有放哨的士兵,偶爾查問一句,草上飛一概回答:“中軍傳令的。”

甚至有時候,草上飛還對正喝粥的士兵開一句玩笑,“老弟,粥熬得挺香啊,一會給我一碗喝。”

幾萬大軍,營地一占就是十餘裏。

草上飛和羅子騫不緊不慢地往前走,天色漸漸就黑了下來。果然象草上飛估計的那樣,士兵們吃完了晚飯,警戒便有所加強了,一隊隊的士兵,被派往外麵,擔任警戒巡邏。

一陣陣的號角聲,此起彼伏。

草上飛把一塊長方形的腰牌,交給羅子騫,“給,這是他們中軍的腰牌,可能用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