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徽宗宣和年間,天下各地出現了旱地蝗災、冰雪天氣,洪水猛浪,人們的生活不堪重負,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層出不窮,就以方臘為首的受到官府酷吏壓迫,剝削階層百姓的反抗鬥爭的群體。
褚林鎮,位於獨孤村三十裏地外的集市,集市之外再三十裏便是褚林鎮了。丐九是褚林鎮一群流亡乞丐的一名新進成員。他每天的夢想就是天上不要一回兒下雨,一回兒下雪,一會下流星,地上的洪水已經能夠淹沒這個小小的褚林鎮。
丐九的家鄉就是被洪水淹沒的,他望著淅淅瀝瀝下著小雨的天,搔了搔頭,向一旁同伴丐七說道:“兄弟,你知道嗎?本來我那村子風調雨順,那是五穀豐登啊,一場天雨那是連下了三個月,可現在,哎!有家都回不去嘍。”正歎說道,又問道:“打哪來的?你那村也被淹了?”
“我那個村子沒被淹,和你那村子不同,我其實就是鎮子外的集市附近的村民,那邊下大雪,已經有些日子日,沒想到躲到這裏,倒是下起雨來,沒個煩人的時候啊,還別說,正巧也是三個月時間,倒是倒塌了不少的房子,還真是冷啊。”那丐七衣著單薄,上下牙齒快要打架了,窩縮在一堆濕漉漉的雜草旁。
這裏聚集著三五堆的乞丐,大多數的是身形單薄,缺衣少糧的人,也證實了這個年代吃穿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天,就是上天的恩賜。這些乞丐按著先來後到的順序排個場序,那丐七與丐九二人便是第七個和第九個加入其中的,若是這些乞丐隊伍壯大,說不得能夠當上堂主舵主什麼前輩的。
那有一個寬闊臂膀的大漢,是第十三個加入其中的乞丐,瘦弱的身形顯得如此的不勻稱,不曉得這漢子打哪來的,因為著天氣的緣由,傷了風寒,啞著聲音,平時都不怎麼說話的,倒是幾次和乞丐們一起出門乞討,慢慢也就接受了他,這漢子與乞丐也就融入在一起了。
那丐十三聽著這二人的談話,便插話嘶啞地說道:“那集市我也曾去過,喚作陳蘇集,倒是有些人氣,離著這鎮子該有個三千裏地,那一處現今下著雪呢?不和我們這裏,一樣下著連綿的雨嗎?”丐十三似有些不信,疑惑的看向那丐七。
“當然不是了,我就是從那裏逃來的,不過你說的鎮子外的集市沒有第二個的話,那就是了,現在可都還飄著雪呢?那村子裏都冰凍成石頭了。我難道還會騙你不成,這等天氣就不是常見的。”丐七哆哆嗦嗦講道,神情有些激動,似乎騙人的話可不會從他的嘴裏講出來,就算現在淪為乞丐了,也不是真的就是,還是有作為良人的氣質,品格。
或許真的覺得有人質疑丐七的話,便繼續哆嗦地說道:“那個集市原來叫做陳蘇集,我今天方才知曉,既然叫這個名字,本就有些來曆的,那邊人姓陳與姓蘇的,是啊,還真有那麼幾個村子,就是有姓蘇和姓陳的人家。”
“不錯,那是有姓蘇的,與姓陳的人。不過聽說那姓陳的家族幾年前搬家了,不知搬到哪裏,周圍也沒有人去說這個事情。鎮上大都數的人都以為他們回到以前的地方了。”那丐十三皺了皺眉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