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說他在張女士被害時,待在家裏看電視,因為他的工作在家裏也能完成,所以平時很少去家具廠。
沒有不在現場證明的證明,通常是最難破解的證明,那些機關算盡做出來的偽證不在場證明,一定存在著會被識破的破綻。
不過我覺得,昌吉一定在說謊,他在案發時,一定離開過他居住的地方。
我讓徐榮查看昌吉家附近的監控,看他在事發時,可曾出過門?
胖子問我,三不猿殺手第一次犯案與第二次犯案中間隔了三個月的時間,這其中有什麼規律嗎?
我讓徐榮將這三個月內,所有父母疏忽致孩子死亡的新聞報道調取出來,發現,在這三月中間,還發生過一起父親粗心大意,倒車撞死孩子的事情。
案件的脈絡終於有些清晰了,三不猿殺手一定是曾經相同事件的被害男性,他仇恨害死孩子的女性罪魁禍首,所以他沒有殺那位疏忽大意的父親,而是等了三個月的時間,殺了被害人張女士。
李茜說我們在這起案件中,一定存在著某種疏漏,所以才會令案件成為懸案,讓凶手再次犯案。而且她覺得,三不猿殺手非常擅長偽裝,又喜歡嫁禍於他人,所以這次案件中的第一發現人昌吉,很有可能便像第一起案件的溫泉負責人一樣,是他的替罪羔羊。
我覺得李茜說的很有道理,昌吉確實有很多地方與側寫出來的三不猿不符,但是我以昌吉為假設犯罪凶手考慮了一下他不符合三不猿殺手的問題,猛地想到,我們當初對三不猿殺手的年齡過於確定,一直覺得凶手是將所遭受的痛苦嫁接到那些疏忽母親身上,便以為他是孩子的父親,而現今,我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三不猿殺手的角色,有可能是相片中那個因為母親疏忽致死孩童的哥哥。
我們當初在調查是三不猿殺手案件時,徐榮進行排查的對象隻有意外死亡兒童的父母,卻沒有對兄弟姐妹進行排查。於是我立刻讓徐榮再在新聞和警局資料庫裏麵進行一次排查,並將時間延長至二十年前。
很快,徐榮整理出了一個名單,我在上麵,看到了昌吉的名字。
十五年前,昌吉的母親在陪兩個三歲雙胞胎孩子在院子裏麵的塑膠遊泳池內玩耍的時候,中途去接了電話。結果當時十歲的昌吉放學回家,發現了淹死在泳池內的兩個雙胞胎弟弟。
後來,昌吉的母親忽然失蹤了,接著,他父親在今年也去世了,而他父親去世的時間,正好是第一起案件被害人被殺的時間。
昌吉肯定就是三不猿殺手,童年目睹兩個雙胞胎親弟弟的死亡,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他相繼失去親人後,孤單的他倍感親人的寶貴,更加的思念失去的雙胞胎弟弟,也就越加痛恨因為疏忽,害死弟弟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