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繞開失敗雷區:零壓力社交不能碰觸的禁區(1 / 3)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盡管自己誠心誠意卻總是換來這樣的尷尬:處處想著能夠有人相助,卻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得罪或是錯過了生命中的貴人;一直覺得朋友是一輩子的交情、是最可靠貼心的人,卻漸漸發現彼此間的距離在漸行漸遠;使盡渾身解數去維持人脈關係,卻總會因為一次不經意的疏忽而導致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

在社會上行走得越遠,擁有的抱負越大,你就越是會發現,不經意的一個舉動,就可以讓你身敗名裂;不經意的一個決定,就有可能讓你功虧一簣;不經意的一句話語,就有可能使你處在孤立無援的境地。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不快和無奈產生,是由於事物的發展都有其特定的規律而行動者卻沒有遵循,逾越了雷池。就像交通規則規定“紅燈停、綠燈行”一樣,如果你不去遵守,就有可能遭遇車禍的慘劇。某些雷池就像是豎了危險標誌的黑洞一般。你陷得越深,受的傷害也就會越重。

零壓力社交忌膽怯懦弱

在社會中,有的人總是有意無意地向我們提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要求,麵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據理力爭,爭取自己應得的權益,說話更要理直氣壯,從而從氣勢和心理上征服對方,打擊對方的囂張氣焰。

孫子認為,善戰者最重視氣勢,而不過分苛求每個士兵的強弱,而我們在生活中也能經常發現以勢取勝的經驗。愛看足球比賽的人都知道,足球比賽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足球是圓的”。它的意思是說球場上風雲變幻,勝負並不全依強弱而定。那麼,是什麼因素使得足球比賽具有這樣的魅力呢?無疑,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氣勢”。所謂“主場之利”,指的就是主隊士氣上升,具有了氣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有超水平的發揮。

中國古代戰場上雙方對壘時,都會擂起戰鼓,聲音越高,士氣就越旺盛,士兵的鬥誌越強。魯國與齊國打仗,就先讓齊國擂鼓,開始時,鼓聲驚天動地,齊軍士氣高昂。魯軍按兵不動。漸漸地,齊軍戰鼓聲越來越小,士氣也就漸漸低下去,這時魯軍猛敲戰鼓,一鼓作氣,將齊軍打敗。你的聲音就是你無形的武器,隻要你表現出勇氣十足,你的勇氣就有了。表現勇敢則勇氣來,往後退縮則恐懼來。宏大而響亮的聲音,可以給對手有信心的印象,自己也能借此產生堅強的信心,進而獲得意料不到的效果。在辯論或爭吵中,有人會不由自主地提高自己的嗓音,以期蓋過對手,這就是對“嗓音可以增強信心”的本能利用。

在德國的一個大學裏,同學們正針對一個向題進行紛爭。有一位大學教授去做團體交涉,可是對於學生的連續追問卻無話可答,因為他是站在要負責的立場,不可輕率地回答,而且,議論也因為長時間平行式地進行而令雙方都感到厭煩,所以,他就突然語氣尖銳地問學生說:“咳,對了,究竟你問的是什麼問題?”對方一時突然答不出話來。當然,接著便是較先前更激烈的責難,但是也因為如此,該學生的氣勢便因這句話而被削弱了。

這是一種典型的聲東擊西法。我們知道,在拳擊比賽的技術中,有一種戰法是避開對方強有力的攻擊,這就可以保護自己不被重拳打倒,也可有效地消耗對方的攻擊力。這一點在人際關係方麵也是一樣,當兩人之間的關係愈來愈僵化時,可插入完全無關的資訊,暫時將對方的注意力轉移,如此,緊張的氣氛就會在瞬間瓦解。這就好像當壓力鍋的壓力漸增時,隻要突然出現一個小洞,壓力便會快速下降,逐漸高昂的緊張感也會因為小小的發散完全消失。

謙虛和無能是兩回事。自己沒有主見,對他人言聽計從很可能會劃入“無能”的範疇。真正的謙虛決不是唯他人馬首是瞻,還應該包含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層意思,可見,謙虛精神固然重要,但“當說則說,當怒則怒”的姿態也不可缺少;如果不能堅持自己的主張,而一味地遷就別人,對方很可能會認為你是非曲直無能之輩從而將你看輕。溝通心靈、統一意見的最好辦法,莫過於意見分歧的雙方坦率地將自己的看法和盤托出,找出其中的分歧眾再進而相互協商。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以勢壓人,也沒有盲目服從,這才是對謙虛精神的最好演繹,互相信賴的關係也由此萌生。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有些人專愛揀軟柿子捏,人家越是愛麵子,他越是損人家的麵子,戲弄挖苦、當眾揭醜、尖酸刻薄,無所不用其極。對這樣的人,能忍則忍,忍無可忍時千萬不要客氣,不妨黑下臉來反擊一掌。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社會學家愛德華·格羅斯指出:“人們在公開場合被羞辱,通常並不認為是開開玩笑,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當人的感情受到傷害時,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會十分憤怒,表現為張口結舌或者滿臉通紅。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擺脫窘迫的處境呢?這要依情形而定。如果你的上司在你同事麵前三番五次地責備你時,你可以心平氣和地嚴正指出:“我們是否可以私下談這個問題?”如果傷害你的人是你的配偶或親密朋友,你可以向其說明你為此感到非常痛苦,這遠比以同樣的方式去回擊對方要好得多。有人故意羞辱你時,你可以采取比較激烈的方法。有時,你必須使這種羞辱立即停止下來。你可以說:“你已經使我難堪了。你不介意告訴我這都是為了什麼緣故嗎?”或者說:“你似乎心煩意亂,是不是我有什麼事使你不高興了?”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避免動怒,千萬不要發火。如果失去了泰然自若的態度,你隻能使對方占上風,使別人對你產生不滿情緒。再說,和那些修養極差或別有用心的人生氣不值得。相當多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靠急中生智和幽默感。

一位作家剛完成一本書,正陶醉在人們的讚美聲中,另一個作家對他有些嫉妒,不顧別人的勸說跑去和他說:“我喜歡你這本書,是誰替你寫的?”他馬上回敬道:“我很高興你喜歡,是誰替你讀的?”

聰明的作家麵對另外一個作家的攻擊,他並沒有惱怒,而是以智慧的語言進行反擊,駁得對方無話可說。

有一位飯店老板對一個女服務員在工作時間總打電話非常不滿。她對這位女招待說:“對你每天總接電話,你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女招待答道:“你大概想:怎麼總沒有顧客給我打電話。”噎得老板滿臉通紅。

所以,急中生智,既柔中帶剛,又不失風度,這往往是最好不過的回擊辦法。

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時,你可以將事情置於大庭廣眾之下,擺出自己正當的理由,以強硬的態度堅決有力地駁斥對方,這樣,我們就可以讓對方在眾目睽睽之下理屈詞窮,被迫作出讓步,從而達到為我們辦事的目的。

小何來到美國後,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美籍教授那米諾在談經濟學理論時講到了中國,他說:“中國是一個非常貧窮、非常閉塞的國家,那裏的人非常愚昧、非常守舊,經濟也不發達,科學技術更落後,而且,那裏沒有美德自由,也沒有人權……”聽了這些,小何再也無法忍耐下去了,她立馬站起來,大聲質問道:“請問那米諾教授,你到過中國嗎?”那米諾不屑—顧地反問道:“我沒有去過中國,可是這與我講的話有什麼關係?”小何說:“當然有關係。”接著她又繼續質問:“請問那米諾教授,你既然沒有去過中國,那麼,你對中國的評價是從哪裏來的?”那米諾尷尬地說:“我是從報刊上看到的。”小何聽完後不禁大笑起來:“那米諾教授,我記得你說過,隻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可是,你既沒有去中國親眼看看,也沒有經過認真調查,隻是翻翻報刊,聽聽流言蜚語,便對中國和中國人民下這樣的結論,你不覺得可笑嗎?”就這樣,小何用層層質問、步步緊逼的方法將對方駁斥得理屈詞窮,並贏得了在場的100多名同學的熱烈掌聲。

提問在據理力爭中顯得十分重要,它能夠營造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但需要注意的是,據理力爭必須把雙方都置於大庭廣眾之下。如果隻有雙方兩人,而你又處於一種弱勢的地位,那麼,你恐怕就無法“據理力爭”。

有一種策略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對方對你采取什麼態度,你就以相同的方式,甚至以更強硬的態度還擊他,與他針鋒相對。

小王從前總忍不住注視從身旁經過的美女,後來竟徹底“改正”了。當朋友問及“藥方”時,小王說:“如果我女朋友發現我正對著別的女人瞧,她會不動聲色地等待片刻,然後找到一個男人為對象,以加倍的方式讓我難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當對方氣勢洶洶、興師問罪之時,你不被他的強勢所嚇倒,不但不退縮,反而昂首挺胸地迎上前去,以自己的強勢壓向對方,這時,本來就聲色厲荏的對方會被你的這種威勢所震住,不得不改變他的姿態,自動讓出路來供你走。

零壓力社交忌急功近利

在這樣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耐心地做一件事情的確不容易,但是對獲取成功有很大的幫助,而且,缺乏耐心,在這個細節決定命運的時代,一樣不會有好的結果,因為往往太過急躁的人,容易在不經意之間忽視掉許多重要的關節。

生活中常說的急性子、毛手毛腳、心浮氣躁、一口氣吃出個胖子、一鋤頭挖口井等等,都是缺乏耐力、性格急躁的表現。對於這樣的表現,深層的原因很複雜,比如社會的競爭壓力、快速的生活節奏等。的確,由於生活的環境,我們很容易被改變。

當然,由壞向好轉變是令人鼓舞的,但如果正好相反的話,就有必要引起注意了。比如缺乏耐心,盡管適度的急脾氣,對於一件事情的完成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總是不等話說完、不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弄清楚,就插話、搶話,那樣就不好了。

拿破侖·希爾曾對美國各監獄的16萬名成年犯人做過一項調查,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之所以淪落到監獄中,有90%的人是因為缺乏必要的自製力和忍耐力,未能把他們的精力用在積極有益的方麵。鐵的事實告訴我們,缺乏忍耐力是一個人在工作中最具破壞性的習慣之一。客戶說了幾句你不希望聽到的話,你就立即針鋒相對,用同樣的話進行反擊,這對你的工作業績是一種致命的損害。

在芝加哥一家百貨公司受理顧客提出抱怨的櫃台前,許多女士排著長長的隊伍,爭著向櫃台後的那位年輕女郎訴說他們所遭遇的困難,以及這家公司不對的地方。在這些投訴的婦女中,有的十分憤怒且蠻不講理,有的甚至講出很難聽的話。櫃台後的這位年輕小姐一一接待了這些憤怒而不滿的婦女,絲毫未表現出一點兒憎惡。她臉上帶著微笑,指導這些婦女們前往相應的部門,她的態度優雅而鎮靜,使在場的人感到非常驚訝。

站在她背後的是另一位年輕小姐,在一些紙條上寫下一些字,然後把紙條交給站在前麵的那位女郎。這些紙條很簡要地記下婦女們抱怨的內容,但省略了這些婦女原有的尖酸而憤怒的語氣。原來,站在櫃台後麵、麵帶微笑聆聽顧客抱怨的這位年輕小姐是個聾子,她的助手通過紙條把所有必要的事實告訴她。有人對這種安排十分感興趣,於是便去訪問這家百貨公司的經理。

經理說,他之所以挑選一名耳聾的女郎,擔任公司中最艱難而又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主要是因為他一直找不到其他具有足夠忍耐力的人來擔任這項工作。訪問者站在那兒,觀看那群排成長隊的婦女,發現櫃台後麵那位年輕小姐臉上親切的微笑,這會對那些憤怒的婦女們產生良好的影響。她們來到她麵前時,個個像是咆哮怒吼的野狼;但當她們離開時,個個像是溫順柔和的綿羊。她們之中的某些人離開時,臉上甚至露出羞怯的神情,因為這位年輕小姐的“忍耐”已使她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

每個人應該有一副“心理耳罩”,有時候可以用來遮住自己的雙耳,對於所不願聽到的那些無聊談話,可以把兩個耳朵“閉上”,以免在聽到之後徒增憎恨與憤怒。

在這樣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耐心地做一件事情的確不容易,但是但是對獲取成功有很大的幫助,而且,缺乏耐心在這個細節決定命運的時代,一樣不會有好的結果,因為往往太過急躁的人容易在不經意之間忽視掉許多重要的關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