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乾欽此的價值觀(2 / 2)

“他是南燕人?”南北的聲音有些疑惑,像學塾裏提問的童生。

似乎沒人看出一唱一和之下造成的殺傷力,但是卻有很多人若有所思地回想了起來,北齊與南燕世代交好,共列七國舉世榜三四位次,在多年前幾次大唐對外戰役中,兩國攻守同盟頑抗了很長時間。

其中最為稱道的一場,也是最被世人歎服的一場戰役,便是武王三千騎不日滅國,半日開蜀,再半日破北齊皇都,斬北齊皇旗而返國,歸途再襲殺南燕援軍,當武王軍旗再次騰飛在唐境內時,破甲三萬六。

如何從北齊折回唐境,南燕人的鮮血就灑在哪裏,當之無愧的走到哪,死到哪。

這是武王戰功薄上的寥寥一筆,而大唐人因為要記的勝仗太多,所以很容易忘記這一茬,不過這是南燕人家喻戶曉的災難,文載裏的血淚史。

那麼稱其為北齊的狗,是不是真的有理可依,有據可循呢。

至少從南北很快的反應程度來看,在唐人眼裏應該是這樣的。

不過這句話導致的後果很快體現了出來,那位青年的麵色像宿醉了三日,泛白的指節代表了他的憤怒,圍觀人群裏像他這樣的人越來越多。

此刻昭華道上站著所有參加初試的學子,自然有一些南燕人,當辱及南燕時,總有一些人會出離憤怒,然後站出來。

“王左飛,求死。”領頭聲討的青年抱拳,沉聲道。

自報家門然後求死,他自然知曉這位白衣青年的身份,也知道自己對抗他,宛如螳臂當車,所以他求死,那尊貴的您敢不敢在昭華大道上殺人呢。

王左飛微微垂首,嘴角帶著不屑的笑意。

他真的很聰明,場麵很快轉變成另一種情況,大唐紈絝公子仗勢欲殺為國舍命的錚錚學子,場間很多人皺起了眉頭,包括唐人。

乾欽此歪著腦袋看著他,沉默了很久,思考了很久,像是做錯了事的孩童,孤立無援。

雲昭撫著馬鬃向鐵柱致歉,他甚至沒有在意場間發生的一切,與之前無數次一樣,他從不擔心乾欽此,因為沒有比他還了解乾欽此。

當鐵柱終於低下了高昂著頭顱,表示接受了少年的歉意時,乾欽此開口了。

“汝彼母之尋亡乎?”這是他說的第四句話。

這是在那次曜賢宴散席後,南北在書房裏很嚴肅地批評他,認為他罵的話實在太粗俗難以入耳了。

於是他拉著宇文泰在書房杵了一夜,後者為其不停搬書,終於在拂曉之時,取以古籍中的隻言片語拚湊出了這句話。

先前他思考了那麼久,原來是在回憶這句話,確實有些拗口難記。

不過總算說了出來,不枉費大半宿的折騰,乾欽此頗為自得地揚了揚眉毛。

“你在說些什麼?”王左飛有些錯愕,並不明白這句話的意義。

這時候一定需要一個跟班的跳出來,張牙舞爪的那種,小人書裏的那類惡奴形象。

於是宇文泰站了出來,他在書房裏搬書搬了一晚上,自然更清楚地記得關於這句話的講解,輕咳了兩聲,然後很驕傲地開口了。

“你他媽找死阿?”

乾欽此舒服地伸了個懶腰,忽然感覺宇文泰的形象偉岸了起來,實在是太恰到好處了。

於是接下來的故事順理成章了起來。

乾欽此撩起了袖子,對著拳頭哈了兩口氣。

快步走到王左飛身前,一記擺拳打中他的右臉。

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王左飛騰空飛了起來。

雲昭有些好奇地看了看地上幾顆碎牙。

“往左飛是吧,從來沒有聽到過這種奇怪的請求。”這是最後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