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堅持一下,成功就在你的腳下(2)(1 / 3)

“但是今天,一切都有了極大的變化。現在,我有了一所占地2英畝的漂亮新家。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能否送我們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大學了,我的妻子在花錢買衣服的時候也不再有那種犯罪的感覺了。明年夏天,全家都將去歐洲度假。我們過上了真正的生活。

“這一切的發生,是因為我利用了信念的力量。5年以前,我聽說在底特律有一個經營農具的工作。那時,我們還住在克利夫蘭。我決定試試,希望能多掙一點錢。我到達底特律的時間是星期天的早晨,但公司與我麵談還得等到星期一。晚飯後,我坐在旅館裏靜思默想,突然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可憎。‘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問自己‘失敗為什麼總屬於我呢?’“我不知道那天是什麼促使我做了這樣一件事:我取了一張旅館的信箋,寫下幾個我非常熟悉的、在近幾年內遠遠超過我的人的名字。他們取得了更多的權力和工作職責。其中兩個原是鄰近的農場主,現已搬到更好的邊遠地區去了;其他兩位我曾經為他們工作過;最後一位則是我的妹夫。

“我問自己:什麼是這5位朋友擁有的優勢呢?我把自己的智力與他們作了一個比較,但我並不認為他們比我更聰明;而他們所受的教育,他們的正直,個人習性等,也並不擁有任何優勢。終於,我想到了另一個成功的因素,即主動性。我不得不承認,我的朋友們在這點上勝我一籌。

“當時已快深夜3點鍾了,但我的腦子卻還十分清醒。我第一次發現了自己的弱點。深深地挖掘自己,發現缺少主動性是因為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並不看重自己。我坐著度過了殘夜,回憶著過去的一切。從我記事起,我便缺乏自信心,我發現過去的我總是在自尋煩惱,自己總對自己說不行,不行,不行!我總在表現自己的短處,幾乎我所做的一切都表現出了這種自我貶值。終於我明白了: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話,那麼將沒有人信任你!

“於是我做出了決定,‘我一直都是把自己當成一個二等公民,從今後,我再也不這樣想了。’”

“第二天上午,我仍保持著那種自信心。我暗暗以這次與公司的麵談作為對我自信心的第一次考驗。在這次麵談以前,我希望自己有勇氣提出比原來工資高750甚至1000美元的要求,但經過這次自我反省後,我認識到了我的自我價值,因而把這個目標提到了3500美元。結果我達到了目的。我獲得成功,是因為經過整整一個夜晚的自我分析以後,我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

一塊有磁性的金屬,可以吸起比它重12倍的重物,但是如果你除去這塊金屬的磁性,甚至連輕如羽毛的重量它都吸不起來。同樣地,人也有兩類。一種是有磁性的人,他們充滿了信心和信仰。他知道他天生就是個勝利者、成功者。另外一種人,是沒有磁性的人。他們充滿了畏懼和懷疑。機會來時,他們卻說:“我可能會失敗;我可能會失去我的錢;人們會恥笑我。”這一類的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成就,因為如果他們害怕前進,他們隻好停留在原地。相信你自己,鴻運就會降臨。

7.選擇源於你的堅持

不同的選擇,產生不同的結果;不同的結果來源於人們的堅持與否。

慈濟是台灣省的一個有名的慈善組織,它的創辦人是證嚴法師。

當證嚴法師在1966年許下宏願要蓋一座醫院時,她隻有30個基本的信徒。每位信徒每個月都捐獻15塊錢給師父濟貧做功德。

一天,證嚴法師跟她們說:“師父不要你們每人一個月捐15元,我要你們每天捐5毛錢。”

這些信徒都是婦人,她們每天都要到市場買菜。她們會與菜販討價還價說:“請你便宜一點好嗎?我要省5毛錢來給師父做功德。”

市場的人聽這些婦人這樣說,都會十分好奇,問她們說:“這是怎麼一回事?你的師父是誰?她有什麼宏願呢?”

就這樣,證嚴法師的宏願經由這些婦人傳到市場,再經過媒體傳到台灣省各地去。

因台灣省本來就有很多心懷善念的人,善念被激起,很快地就感染燃燒起來,眾誌成城;慈濟醫院便在證嚴法師的智慧領導下的慈濟人手中完成,可算是一個奇跡。

一般人會認為“每個月捐15元”跟“每天捐5毛錢”沒有什麼不同。證嚴法師卻不是這樣想,她的想法確實已超出一般人的想法。每天5毛錢與每月15塊錢相比看似沒什麼區別,但天天這樣去做,實際上是強化了眾人行善的意識。再加上她們在市場的傳播力量,“師父的宏願”及善行,無形而很快地傳到台灣各角落。

慈濟醫學院需要人體給醫學院的學生做解剖。在台灣省,一般醫學院會將人的遺體放在地下室,用防腐液體把屍體保存起來。因為人的比重比防腐液的要輕,所以放在液體裏會浮上來,醫學院通常都用重物把屍體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