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李有泰跟父親學拳的時候,總覺得這麼生猛的一記殺招,右拳衝天而起,左手卻要如孕婦護胎般的放在肚子上而覺得很別扭,就想改上一改。李林清當時一煙袋杆抽過來罵道:“老祖宗們幾百年留下來的架勢,你才吃了幾天鹽就想改?你要想改等先有了重孫子再說!”現在看來,“頂天立地錘”裏的這一式左手護懷並不是閑招,一定是曾經有位形意門前輩在用這招時,麵臨了與今日李有泰所遇相同的反擊,並且在這上麵吃了虧,所以定下了這單錘擊天,單掌護懷的拳架,得以讓弟子門徒,不至於在以後臨敵交手時,再吃同樣的大虧。而中國武術源遠流長,不論何門何派,每一招每一式,都是這樣經了無數前輩高人之手,從幾百年的對敵對戰中反複總結錘煉出來的,這也是中華國術長勝不敗的根源所在。
船越拚盡全力躲開了霸道至極的“斷頭錘”,李有泰護懷的左手掌心向下,也接住了船越急中生智猶如神來之筆的膝擊,這時候也不過是雙方鬥個旗鼓相當的局麵。但中國國術的打法,相來都是連環套連環,是將對手招架反應都預料在中的連環擊。拳過了有肘、肘偏了有肩、肩慢了有胯,胯逃了還有前腳落地的一鏟。更何況方才李有泰前足已經站位與船越的腳跟平齊,所以此時李有泰隻輕輕獻胯向船越腿上一撞,就撞動重心將早已失去平衡的船越送了出去。饒是船越反應極快,半空中借勢翻身增力的拚勁還了李有泰一腳,掃在了他右臂的肘後,踢得李有泰手臂一陣發麻。
兩個來回之後,船越與李有泰都對對方有了新的審視,在船越心中是震驚多於欣喜。他終於看到了盧鶴笙演練的招式所發揮出的真正威力,盧鶴笙沒有騙他,形意拳不是舞蹈,而是千錘百煉過的殺人術。它是與空手道決然不同的武術體係,空手道是以至簡至直的攻擊,迅速有效地打倒敵方。而形意拳走的是籌劃周密、以繁克簡的路子,不論麵對多麼古怪特點的對手,總能在反複練習過的套路中找到相應克製的招法,然後就像日常練習般,按招行式的將對手打倒。這就是盧鶴笙曾經對李有泰說過,讓他用心記住的一句話:“練時無人當有人,用時有人當無人!”
以船越這般修武近三十年,走過亞洲十幾個國家,一生與人交手比武逾千次的宗師級人物,與李有泰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未走出過華北的毛頭後生較量,竟然稍落下風。這究竟是船越的技不如人?還是空手道的技不如人?如果這樣下去,從船越一出生便樹立在頭腦中的空手道無敵論,豈不是要徹底跌下神壇?那船越作為武者的生存之根本又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