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一刻,秋陽斜照,光芒撒落寂寥原野。
狄容主力軍約為一萬人,自從謝照輕騎脫離部落後,他們的戰鬥力已有很大虧損。一月前強攻連城鎮,卓王孫兩箭射殺大頭領,餘眾倉皇撤退,從此躲避在天階山老巢中,過著日息夜出的生活。
天階山連綿橫亙百餘裏,斷壁、山崖、峻峰、低穀等地勢交錯盤雜,呈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狄容深居腹地,軍心渙散,不敢貿然發動第二次戰爭,隻能連夜外出,搶掠周遭村落及散戶。
蓋大來到天階山斷口前,環顧四周場地。根據謝開言出示的全景圖,這裏便是圍殲戰的絕佳之地。斷口對著貧瘠原野,左右兩邊孤落落地立著幾座沙丘,繞過去,是一片淺草沙漠。這種場地可以安排伏兵,關鍵是先要把狄容引出來。
統領華朝精兵的校尉策馬來到兩列軍隊的中間之地,拖長聲音說道:“蓋頭領怎麼不動了?難道想違抗太子殿下的指令嗎?”
太子諭令規定:因關外地形曲折,風大沙多,連城鎮團練兵力必須擬作前鋒,當先開路。
“當先開路”這四個字令蓋家軍著實吃了不少苦。他們始終走在前麵,遇見深沙流域先折損了一些人馬,華朝精兵踏著他們的屍骸前進;現在來到主戰場,仍然是他們衝在前麵作靶子。
華朝校尉冷冷瞧著蓋大,蓋大抱拳遙遙說道:“稍安勿躁。”說完,他調轉馬頭,來到軍隊前方的陣壘中,沉聲說道:“你們這兩百人身手最好,等會跟著我朝前衝,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準回頭,聽明白了嗎?”
“得令!”眾人齊齊回答。
蓋大將手一招,放開馬韁,朗聲道:“走!”
頓時一千左右的蓋家軍成錐形散開,一陣風地衝進斷口。兩旁青山如屏障般擠壓過來,他們越跑越快,來到一處狹隘穀嘴前,正對著狄容的第一道關卡——弩樁。守關的狄容兵發現軍情,早就拉動銅鑼,驚醒了沉睡中的部眾。狄容紛紛披甲上馬,從開闊穀底衝殺過來,與蓋家軍鑲合在一起。
弩樁一旦發動,弓箭流矢頓時發射出來,不辨敵我,見人就殺。
蓋大攀援住馬身,握緊長刀,側落在馬匹右邊,朝伏地關卡砍去。身後不斷有悶喊、人馬仰翻聲,他和左右心腹衝向關卡,忍住痛意不回頭,劈開兩邊狄容兵後,他們斬斷柵欄與繩索,用肉身破了弩樁。
在葫蘆穀交戰片刻,兩旁山麓上突然箭如雨下,釘翻了不少狄容兵。蓋家軍身穿黃衣銅甲,與狄容區別開了裝扮,誤中箭矢的情況少一些。
蓋大喝道:“棄馬!”
令已下,他並不急著逃走,反而手持長刀,更加奮勇地朝敵人砍去。身邊殘存的精銳手足會意,自發壓上,為後邊的弟兄拉開一道屏障。
其餘騎兵紛紛將護心銅鏡朝後麵一轉,勒緊,撲到山崖前,艱難地朝著左側山麓爬去。幾十條粗長藤蔓從半空垂下,接住了他們的身子,他們躲過箭林矢雨,奮力向上爬升。
蓋大與心腹退到山崖前,圍成半圓,阻擋狄容的殺戮。蓋家軍多由馬夫出身,此刻派上了用場。隻聽到陣陣尖銳哨聲響起,被蓋家軍拿下鞍掛的馬匹突然轉過頭來,以後股作前鋒,跌跌撞撞地湧向穀嘴,朝著來路跑去。隻要衝出狹隘之地,馬匹就會越來越快,像是馳騁在牧場一樣,順著前麵光亮不斷跑。
狄容兵見蓋家軍隻打了一陣就紛紛逃走,嘴裏大聲呼喝,以叫罵居多。小頭目發覺馬群起了騷動,忙喊道:“搶馬!搶馬!別讓馬跑了!”看著一千多匹高馬奔騰而去,他們早就按捺不住,舍棄了對蓋家軍的追擊,返身回來,衝著馬群追去。
馬群將狄容軍帶出峽穀,帶出斷口,帶到荒原之上,徑直朝著沙漠地帶跑去。馬群受過特訓,沒有分開跑,總是擰成一股,帶著狄容進了兩邊的伏擊地。
受困了一個月的狄容當然不會讓這麼多的馬匹白白跑掉,前赴後繼直衝出來,遇上了華朝伏兵。校尉見馬群衝出,馬上已經沒了蓋大的人,心底雖驚異,但臨陣不亂,仍是舉起長刀,喝令道:“殺!”帶人衝殺上去。
華朝精兵分雁陣掩殺狄容,手起刀落,絕不含糊。狼煙燃起,鑼聲震穀,留守後方的狄容兵接到訊號,齊數衝出,與華朝精兵決一死戰。
這一戰,黃沙直入天,血色染紅秋陽。華朝四千精銳身掛重彩,銀亮鎧甲裹滿了血汙,拚到最後,隻殘餘了十七人。
荒原之上,冷風瑟瑟,白草低伏,屍骸堆積。
校尉拄著戰刀,看著滿地的屍體與戰馬殘骸,擦去嘴角涎下的血水,嘶聲道:“還活著的人,都站起來,我們走回連城鎮!”
遠遠地,急急行來一彪銀衣箭衛。左遷飛離馬身,當先衝過來,托住校尉跪倒的身軀,急聲道:“王大人,左遷來晚了,十分有愧!”
校尉睜開紅腫的眼睛,看清了來人相貌,說道:“狄容已滅,王衍欽不辱君命。”
葫蘆穀上的謝照協助蓋大帶人逃出生天,無心流連,迅速撤離戰場。蓋家軍損失四百手足,與謝照騎兵合在一起,組成了三千人的謝族兵團。他們分出一百主力隊伍,翻山越嶺,到達一條荒涼的馬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