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如果對環境不滿,要麼改變它,要麼適應它(1)(3 / 3)

給嬰孩喂食是千家萬戶的家常事,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食物燙傷。所以有的母親往往在喂食時,先自己試試食物的冷熱,或是用舌舔舔,或是將食物瓶放在自己臉上捂一捂,但總有心急慌忙、忘掉的時候,況且大人和嬰孩對熱度的忍受力有很大的差異,往往大人感到溫度正常的食物,由於嬰孩組織軟嫩就會覺得太燙,甚至發生燙傷事故。

值班醫生檢查完嬰孩的傷情後,安慰說:“不太嚴重。及時治療,一個星期就能複原。”

孩子母親心事重重地說:“那一個星期不能吃東西啦!”

“要當心,”醫生又發出了感歎,他指著手邊的溫度計說,“如果湯匙上有個溫度計就好了。

醫生隻是隨口而言,並沒對自己的話深入考慮。可醫生旁邊一個小青年倒是靈機一動,他回家以後推出了一種”溫度匙“的產品。

這種新產品實際上就是在湯匙上加上一隻溫度計,使人一眼就可看到匙中食品的溫度是否適宜,當然,這需要創作得靈巧、安全與方便,但本質上就是兩個物品的組合品。這個產品推出後,銷路很好,成本隻不過30美分,而零售價卻是10美元。盡管價格較貴,但由於它實用,合乎人們的需要,所以這個湯匙工廠越辦越大,那個青年也由此發了大財。

感悟

雖然把兩個物品組合在一起隻是一個簡單的加法,但它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往往卻相當於乘法。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事物,有待於我們去觀察,去鑽研,去創造。

抓住不經意間的發現

英倫三島是歐洲最潮濕多雨的地方。因為常年雲霧籠罩,倫敦便成了世界上有名的”霧都“。而比起”霧都“,蘇格蘭的天氣就更糟了,這裏常常一連數月陰雨連綿,不見天日。因此人們戲稱,蘇格蘭是個”天漏“的地方。

在蘇格蘭,有著許多規模很大的橡膠園,在橡膠園裏刮膠隻能在露天勞作,這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許多橡膠工人,因為家境貧困,買不起雨傘,便隻能冒雨趕路上下班。天長日久,許多人都患了各種各樣的疾病。

麥金托什是一位貧窮的橡膠工人,也因此得了嚴重的風濕症。妻子心疼極了,背著麥金托什節衣縮食,悄悄為他添置了一件新外衣,讓丈夫在外工作可少受風寒之苦。

這天,麥金托什穿著新外衣,興衝衝地上班去了。想到妻子的一片愛心心裏暖融融的,他覺得,自己要多掙些錢回去,給家裏改善改善夥食。一陣猛幹,把麥金托什累得腰酸背疼。

“喂,夥計,你在玩命哪?快歇一會兒吧?”一位同事看到麥金托什沒命地幹了整整一上午,不忍心地招呼說。

“歇就歇一會吧,實在累壞我了。”麥金托什說著,把刮下的一大桶橡膠液提放到一旁,準備休息。可一不小心,一大滴橡膠液濺到他的新外衣上了。

“唉,糟了,這下新衣服給弄髒了。”麥金托什連忙用手指去抹沾在衣服上的橡膠,可哪裏抹得掉啊!橡膠是一種十分粘稠的液體,麥金托什幾次揩抹,結果反而弄髒了一大片。麥金托什懊惱地想:新衣服第一次穿,就弄了這麼大一塊髒斑痕,真對不起妻子。下午幹活的時候,他索性把外衣脫下,放在了一旁,怕再不小心碰上了橡膠液。

下班路上,下起雨來了。麥金托什加快了步伐,可雨點越下越大。麥金托什沒有雨傘,冒著大雨在路上奔跑。

“呀!看你淋得像隻落湯雞,快把濕衣服換下,別著了涼。”妻子忙著幫麥金托什脫下外衣。

“喲——奇怪,其他地方都濕透了,你的後背上的內衣怎麼沒有受潮?”

妻子驚奇地問,因為以往丈夫雨天回來,後背上總是最濕。

麥金托什拿起外衣一看,奇怪,外衣後背的幹處正好是被那滴橡膠液弄髒的地方。“難道說用橡膠液塗在衣服上可以防雨?”麥金托什不由自主地做起實驗來——在一件舊外衣上全部塗了橡膠,當他在雨中一試,果然靈驗。橡膠確實可以用來防雨呢。

世界上第一件雨衣,就這樣在麥金托什手中誕生了。這個故事發生在1823年。後來,人們為了感謝麥金托什,便把這種雨衣叫做麥金托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