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見兒子如此受到侮辱,深感痛惜,決定不再讓孩子穿自己設計的衣服。麥克斯韋盡管眼淚汪汪,但是卻倔強地堅持要穿到底,因為他信任自己的父親,認為父親的設計是無可非議的,為此他不怕別人的嘲諷。麥克斯韋依然穿著那樣的服裝進出課堂,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他轉向那些欺侮人的家夥,並且不停地揮舞拳頭,打得他們不敢吱聲。城裏的孩子發現這農村學生並不是可以隨意欺侮的,於是開始有意地孤立他。麥克斯韋因此也很少與大家來往,課下,他總愛獨自坐在樹下讀讀詩歌,畫一些隻有自己才看得懂的圖畫,或者一個人躲在教室的角落裏,專心致誌地演算父親給他出的數學題。在班裏,麵對同學的冷嘲熱諷,他沉默著,但卻從沒低下頭,當忍無可忍的時候,他就用尖刻的話語來回擊。整個愛丁堡公學隻有兩個人與麥克斯韋要好——坎貝爾和泰特,他們也是在班裏受欺侮的,三人同命相連。這兩個人後來也和麥克斯韋一樣有作為,坎貝爾成了古典文學學者,泰特成了數學和物理學家(自然哲學家)。麥克斯韋最初在愛丁堡公學時就是這樣,嚐盡了冷眼和孤獨,但是天才的光芒是永遠不會被埋沒的。到了中年級的時候,他的勤奮刻苦創造了奇跡。
在一次學校舉行的數學和詩歌比賽中,麥克斯韋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了兩個項目的最高獎。結果一經公布,不僅讓全班同學目瞪口呆,就連老師們也大感意外,他們這才意識到,班裏這個獨來獨往的“傻瓜”原來有著如此的才華。這次比賽改變了麥克斯韋在班上的地位,優秀的學生總是受人崇敬的。於是再也沒有人取笑他的口音和著裝了,同學們開始敬重他,有了疑難問題也都向他請教。麥克斯韋成了全校的尖子生,獲得了許多獎勵。
感悟
要成功首先要學會容忍,容忍不公平的待遇,容忍孤獨和寂寞,但容忍不是自暴自棄,也不是懦弱,而是積蓄自身力量的過程。對於一些惡意的中傷,不必低頭,也不必理會,做好自己的事,用成功去回應這些不平,才是最好的回擊方式。
我們可以擺脫沉重的枷鎖
186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安娜結為夫妻。同年4月,陀氏夫婦出國旅行。第一站是德累斯頓。這裏,嗜賭的狂熱攫住了陀氏。他隻身前往漢堡“試試運氣”。
兩天後,他就接二連三地給妻子寫信,說他賭輸了,叫她寄錢。他把錢輸了個一幹二淨,隻好典當了手表,才籌齊路費,回到德累斯頓。回來以後,陀氏整天嘮叨不停,怪自己帶的錢不多,很難經得起失敗,反輸為贏。假如他有一筆可觀的款子作後盾,肯定能贏。不久,陀氏收到《俄羅斯信使》編輯部彙來的一筆款。於是,前往日內瓦途中在威斯巴登逗留期間,他又賭了起來,不到一個星期便把現款輸得精光。為了把輸掉的錢撈回來,他把妻子的結婚戒指、衣物送進當鋪,東西剛剛當完,錢又輸光了。有一次陀氏突然時來運轉,一下子贏了將近4300個塔列爾(舊時德國一種3馬克的銀幣)。
安娜哀求、勸告他不要賭下去。可是陀氏無法擺脫嗜賭的衝動,又走進賭場,兩三個小時後,就把那筆錢輸掉了,隻好再典當衣物。陀氏夫婦付不起目前的房租,隻得搬到一所偏僻、簡陋的房子。樓下,是一家鐵匠鋪,從早到晚爐火熊熊,煙霧騰騰,鐵錘叮當之聲不絕於耳。陀氏夫婦叫苦不迭。無奈,安娜隻好向母親求援。錢彙來了,不出兩天又被輸光。安娜好不容易才把丈夫弄上開往日內瓦的火車。他們國外生活中這噩夢的一幕始告結束。在日內瓦和再度居留德累斯頓時,陀氏仍忍不住去薩克遜和威斯巴登賭博,同樣遭到慘敗。陀氏贏了錢就興高采烈,輸了錢就非常痛苦。一從賭場回來,他臉色蒼白,疲憊不堪,焦躁不安,有時搖搖晃晃,站都站不穩,甚至精神恍惚。碰到再也拿不出錢去賭,又借貸無門的時侯,他便陷於極端絕望和可怕的抑鬱之中,跪到妻子腳下放聲大哭,謾罵自己是惡棍,祈求饒恕。賭場上的挫折大大破壞了作家的情緒,再加上輸錢給生活帶來的困窘,他坐臥不寧,無法安心從事寫作。神經過度緊張常常導致癲癇病發作,嚴重損害了陀氏的健康。連安娜也感奇怪,丈夫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夠勇敢地承受各種各樣的不幸,如坐牢、上斷頭台、流放……卻無法控製自己的意誌,讓嗜賭的狂熱吞沒自己的整個身心,以致於陷在賭博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她在回憶錄中寫道:“我覺得,這甚至是他的一種恥辱,是他高尚品質的一種缺陷,對我親愛的丈夫的這個弱點,我感到痛心和難過。”